来了就走。元乔道:“你奔波一日一夜,不累吗?”
“你这是邀我留下一道睡?”元莞又开始逗弄起元乔,凑至她眼前,清楚地见到她眼中的羞意,不安好心地再次开口:“陛下为何总是害羞,也该适应了。”
坦诚以来,同榻不知多少次,奈何元乔每次都是这般羞涩难耐。
“睡会。”元乔转了话题,人就在眼前,她伸手去替元莞脱下外袍,躺了下来。
元莞欣然之至,身上盖了一层单薄的毯子,侧身就抱住元乔,窃窃私语:“你看过诗词了吗?”
“没有。”元乔声音带着一丝轻颤,想要逃离元莞的怀抱,动了动身子,就感知元莞逼近,将她禁锢住。
初夏有些燥热,两人贴得密不透风,元乔感觉肌肤都带着了层火,烧到心口处,她无奈道:“有些热。”
“那让他们拿冰来?”元莞笑着提议,咬着她的耳朵:“诗词不好看吗?”
“不晓得。”元乔罕见地说了谎。
元莞道:“不晓得啊、那、那你还给我,可好?”
“烧了,没有了。”元乔不想还她。
元莞不信:“烧了也无妨,我还有很多呢,再送你些?”
“不要。”元乔的脸红若晚霞,元莞伸手去碰,犹如高热,她笑得几乎无法开口,整个身子都在发颤。
元乔被她笑得不知如何是好,佯装发怒:“不许笑,你哪里来的不正经。”
“之前同你说了,是刘氏教我的,那些、自然是她送的。不是说没有看,怎地就知晓不正经了。陛下又在诓骗我,说谎了。”元莞低笑阵阵,想起元乔偷看‘诗词’的模样,就觉得她傻得有些可爱。
又傻又怂,哪里有帝王的气势。
元乔口不对心:“大概是旁人看的。”
“旁人是谁?”元莞追问过去,将人抱得更紧了些,手却在她耳旁不安分地画着圈,直闹得元乔不仅红了脸,还说不出话来,
“你道谁看了,我就不问了。”
“你自己看了,怎地来问我。”元乔被她闹得没办法,随口道:“近日有人提议立皇夫。”
“不理会就成,休要转移话题,口不对心就是说谎,是要挨手板的。”元莞蹭她的耳畔,手极其不安分地想往袖中探去。
元乔被她说得又羞又恼:“那你以下犯上,又是何罪?”
“罄竹难书,罪无可赦。”元莞‘大义凛然’地回她,想起这人僵持着性子,就恐吓道:“我们何时洞房?”
“洞、洞房……”元乔舌尖抵着牙齿,微微发麻,“你愿意不走了?”
“走去哪里?洞房之夜过了再走,也不迟。”元莞揶揄,想起周明艳的决心,她二人太过胆小了。
一声叹息将暧昧一扫而净,元乔到底是先担忧她,转身望着她:“遇事了?”
“嗯。”元莞应道,将这几日的事情都说了一遍,道:“周明艳抛弃所有跟着她走,可见决心,我二人年长,断断不如她。”
元乔摇首不赞同:“她正年少,血性方刚,冲动了些,周晋一旦将人找回来,苏颜必然留不住。找不回来,就彻底同过去断了。世间有万条路,为何要选这条最差的路。”
“无法与家中抗争,这就是最简单的路了。”元莞替周明艳说话,元乔不缺权势,心有百姓,无法体会无权的人对家人的抗争。
“自己选择的路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周明艳此时年少,若后悔了,过上周年半载就回来。”元乔道。
元莞与她观点不同:“陛下认定她会回来?”
“猜测罢了。”元乔道。
元莞笃定道:“我猜她不会回来。”
元乔看她一眼,不说话了,元莞追着不放:“你如何断定她会回来?”
“周明艳不过十六岁罢了,被父母捧在手心,疼爱惯了,就连赎人都是你去办的,她做了什么?光有一腔爱意是远远不够的。”元乔被迫分析。
这话与那晚有些相似,她恍惚道:“废帝之前,你是不是也这样看我的?”
“那倒不是。”元乔听见废帝二字,神色略不自然,但见元莞没有异样就放下心来,道:“你比她厉害多了,懂得同刘氏周旋、还会瞒天过海,升平楼那次若非你救我,只怕我早不在人世了。”
这样一对比,元莞确实做的很多。
被这么一夸,元莞嘴角就翘了起来,道:“我并非是一时冲动。”
“嗯,你一如既往。”元乔温柔一笑,将自己融入元莞的怀中,徐徐阖眸。
她想睡,元莞就不好再逗弄,来日方长,诗词的事总会继续的。
*****
端午节后,一日比一日酷热,为考验城防军,元乔提议去行宫避暑,将上官彧留下坐镇临安,留下殿前司,领着苏闻等人还有一万城防军去行宫。
赵原与上官彧都是元乔暗中提拔上来,留守临安城,让人最放心。
行宫避暑,随行人员都有定数,陆连枝无法随行,阿布被钦点在侧,一路上跟着元莞,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宋话进步很多,至少不需翻译了。
通商一事定下了,使臣都跟着回布苏,留下数人跟着阿布,再过不久,布苏的货物就会流入大宋。
布苏的马匹都是好马,比起西域战马也不差,皇帝特地用钱去换,想要见识一番。
使臣离开后,郡主府就开始动工,再过两月就能搬进去住,阿布喜欢同元莞说话,也不觉得孤寂。
到行宫后,阿布步步跟着元莞,两人住在一殿,落霞去收拾床榻,阿布见到行宫特有的对花,摘了一对,好奇问元莞:“这花枝为何都是一对?”
“成双结对是好意。”元莞随口解释,她也不知缘故,当年就为着这个念头,令人给元乔送了一对。
阿布似懂非懂,将花插.入瓶内,自己在一旁观赏。
元乔处在同周晋说话,手中捧着是临安城内送来的奏疏,一切尚可安静,没有异像。
行宫内凉爽不少,就连元乔坐在殿内,感觉不少凉爽,待周晋走后,才问起元莞的殿宇。
宫人回道:“她同阿布郡主住在一殿。”
元乔也没有惊讶,阿布在城内没有相熟的人,与元莞多了亲切感,无处可去就爱黏着她。
沉吟少顷,她吩咐左右:“行宫内景色好,令人引着郡主去看看。”
左右称是,退下去安排。
阿布出门,就要拉着元莞,元莞不大想去,行宫内的景色虽好,可也看过了,她不想去,不如去找元乔温存一番,来的有趣些。
阿布哪里晓得她的想法,觉得她是懒,就道:“今日不热,没有太阳。”
“我也不去,你找落霞陪你去。”元莞将落霞推了出去,示意她赶紧带小祖宗离开。
落霞会意,请人离开,给元莞空闲的时间。
她二人前脚离开,元莞就去找元乔。
近日事务多,临安城内日日有人送奏疏过来,皇城司紧盯着城防军的,但凡有些动静就会将消息送来。
元莞去了之后,反见不到人,唯有在偏殿内等着。
若竹在侧伺候着,殿内应景地放着对花,元莞瞧见后,好奇道:“陛下也喜欢这个?”
“陛下今日看见了,就亲自摘了放在此。”若竹道。
元莞伸手去抚摸花叶,猜测元乔也想起当年的事了,弯眉一笑,在殿内静静等着。
****
能跟着过来避暑的都是重臣,苏闻年迈,受不住酷热,入行宫后就歇下了,元乔令太医去诊治,将他手中处理的政事顺势接了过来。
易军之后,各地军防出了些小波折,经过数月后稳定下来。
城防军换过之后,枢密院在商议下次易军的地方军,既然已开先河,就要按规矩办事。
枢密院没有商议出具体的定策,苏闻就受了酷热,皇帝看过章程上的几点建议,自己暗自有了想法。
换军容易,稳定艰难,眼下一切平稳,再换军就要剩下的城防军换出去,赵原必须留下。眼前的局势愈发接近她的料想,只要临安城内稳住,地方就不会起太大的波动。
她二人的事不能引起朝堂波动、大宋不稳,不然真的会对不起先帝。
枢密院不愿得罪人,先商议的哪路府军可调入京,未曾言明调军出城的哪些军。
元乔心力交瘁,将此事先按下,商议不急,需看城防军这次的反应。
屏退枢密院的臣下后,偏殿里的元莞推开殿门,她怪道:“你未曾陪阿布?”
“陪她作甚?”元莞举步走近,见她眉眼难掩倦意,就好心道:“你累了,我给你捏捏?”
“不用了。”元乔直言拒绝,她口中的捏捏哪里会是简单捏捏,捏几下又会捏她耳朵,果断拒绝她的‘好意’。
元莞不服气,“我又不捏你耳朵,你怕甚?”
胆小如鼠。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