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以下犯上 > 第38章 威胁

第38章 威胁

皇城司办事历来谨慎迅速, 孤鹜将人带回宫里,悄无声息,就连元乔也未能察觉。

人是皇帝让抓的, 虽说不知为何, 他照旧将人关在皇城司的牢里, 皇城城司内势力错根盘杂, 令人将知悉的人嘴巴都关严实了, 元乔也不会知晓。

令人蒙上眼睛来审,因是大长公主的人, 孤鹜不好动刑, 免得给陛下带来麻烦。

冬日牢内湿暗,寒意从衣服内渗入肌肤,孤鹜令人剥了那人的衣裳,一桶冷水泼了上去,冻得那人牙齿都在发颤。

孤鹜道:“名字、来临安城做什么?”在他身上搜到入城文牒,人并非是在临安城内长住的,文牒上的名姓都是假的,不可信。

那人浑身发颤, 冻得说不出话来, 知晓自己身处险境, 不敢随意说话, 支吾道:“我等是寻大长公主办事,你们若不放人、必有后难。”

“办何事?”孤鹜皱眉。

“我们乃是大长公主亲眷的家臣,你们可要想好了。”

孤鹜不耐烦, 亲自提了一桶冰水浇到他的头顶上, 眼见着发丝上凝结着冰,厉声道:“若不再说, 可就将你扔进冰湖里活活冻死。”

皇城司审问,就算不动筋骨也可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不到子时就问明身份。

人是豫王府邸的家臣。

皇帝早就歇下了,孤鹜不敢去打扰,等天明之际才禀报给皇帝。

“豫王的人?”元莞扬了扬下颚,落霞的手绕过脖子,给她整理好襟口,她觉得不舒服,自己去整理,顺口道:“来京做什么,可曾惊动了大长公主?”

孤鹜道:“说是替豫王办事,给大长公主送了些礼,人是在城外抓回来的,想必此时大长公主已经知晓了,那您怎么做?”

“知晓又如何,她若来寻朕,朕也好问问是何礼。” 元莞心无畏惧,看着铜镜里自己身上的简单常服,眉眼闪过不羁。

她是皇帝,为何要害怕。

“可曾说是什么样的礼?”

孤鹜回道:“未曾说,只道是一长方木盒,不敢打开来看。”

“一方木盒?”元莞诧异,豫王千里迢迢送礼,必然是重大礼,置于木盒里会是什么?豫王直接送钱?

她疑惑不解,吩咐孤鹜:“再问,朕必须知晓木盒里是何物。”

“是,臣这就去。”孤鹜急忙退下。

一旁给皇帝更衣的落霞闻两人对话后,极为不解,大胆道:“陛下与大长公主之前和解,眼下发生大事了?”

落霞与孤鹜不同,居于后宫,眼见浅了些,担忧陛下又在大长公主手里吃亏。

且之前陛下受伤,大长公主日夜照顾着,情分犹在,也不似作假,她不明白,好端端地又为何同从前一样敌对。

“无事,你看那红梅,还是她送的。”元莞不在意,她喜欢元乔是真,也不愿元乔同豫王牵扯,早日断清为好。

案上的红梅经过一夜,已有些颓靡,放在白瓷瓶里还是很艳丽。她走过去,摸了摸枝丫,认真道:“朕不过是想知晓豫王做些什么罢了。”

落霞不懂政事,干巴巴地站着,也不敢再回话。

昨日出宫玩,今日不能再去了,太后来邀请数次,拖延不得,今日无事,不如去一趟,也好令太后死心。

慈安宫与往日不同,宫门前冷清不少,皇帝入内后,太后身旁的宫人亲自来迎。元莞睨她一眼,也不理睬。

太后虽说无权,宫内一应用度与往日一样,照旧奢华。

两人见面后,太后寒暄几句,皇帝一一都答了,面上恭谨,语气却是散漫,太后冷笑,道:“陛下得了殿前司,想必也是高枕无忧了。”

皇帝不应,谦虚道:“殿前司是太后相让的,不过不能便宜元乔罢了,再者朕除去殿前司外,也无甚权柄,依旧在元乔之下。”

太后从刘家被抄后,就未曾再出过门,并非是伤心刘家的人都不在了,而是心疼自己的权势。需看着皇帝一步步走起来,她才有了机会,虽说皇帝不听话,可到底还是皇帝,待亲政后,比起刘家更为有用。

孰轻孰重,太后掂量得清,眼下不能将皇帝惹了,还需安抚,她笑道:“徐徐图之,方为上策。苏相辅助你,就已很好。眼下元乔手中有兵,你是比不过的,不如安抚武将,与元乔平衡,陛下才有机会。”

安抚武将?元莞没来由地想到秦国公,她装作不知晓,问太后:“如何安抚?”

“朝堂上武将不受重视,不如文臣,陛下若以立皇夫之际,揽之一二,就不怕元乔的侍卫司,压她一头,陛下也可早日亲政。”太后劝道。

又是立皇夫……元莞听得耳朵都生茧了,耐着性子回话:“太后看中何人了?”

“陛下心思我也不知,这些时日以来看中几家小郎君,不如陛下看看。”太后说罢,朝着身旁内侍扬了扬下颚。

内侍捧着几张画轴而来,上面皆有名姓,元莞抽了抽嘴角,虚笑着应了下来,太后果很满意,午后,她带着画离开了。

画上男子皆美貌,不似是武将世家教出的,元莞无甚兴趣,对着画像发怔,思索应对之策。忽而想到元乔,不知她是何反应,急令内侍召元乔入宫。

元乔就在府上,接到旨意后,来得也很快,半个时辰后就入殿。

方一踏入,就瞧见皇帝托腮对着画像发待,双眸无神,有些空洞,她行礼唤道:“陛下。”

元莞醒过神来,揉揉眼睛,拉着元乔的手走至画像前。元乔不耐,抽回自己的手,皇帝不在意,反指着这些眉清目秀的男子画像,都是柳眉星目的模样。

“大长公主觉得这些人如何?”

元乔眼闪过无奈,不知皇帝是何意思:“陛下这是从哪里来的?”

皇帝眼中兴奋,不是喜欢之色,也不是厌恶,就像看笑话一样,让人心中忐忑,秦知尧的事情在前,她不得不提防。

难不成皇帝想通了,给她相看夫婿?

这个想法方露出,就被否认了,元莞心思不会变得这么快,她等着后话。

元莞没有令她失望,先道:“这是太后给朕的,让朕带回来看看,可这些人不知出自哪家,就请你来看看,你识得?”

皇帝久居宫城,没有人介绍,也是无人识得。元乔不疑有它,挨个去看,眉眼拧得愈发深,注意她的元莞则笑了笑。

看过之后,元乔叹息:“太后这是令陛下安抚武将,与臣抗衡?”她不识得人,但画像上标注名姓,不难猜出都是武将之后。

“太后确有此意。”元莞不掩藏,大胆地承认下来,太后的想法并不是代表她,她可以趁此机会试试元乔的意思。

元乔与太后最大的区别在于,她不会将皇帝的亲事为朝政牺牲,且有她在,断不会令皇帝落到联姻、招揽武将。

太后虽式微,可野心还在,皇帝不好处置,还需她来做,横竖她是一权臣,再做些霸道的事,旁人也不会在意。

元乔道:“陛下不愿,就不用在意此事。陛下若有喜欢的,就另当别论。”

大长公主极为坦荡,元莞不觉失望,摆手令捧画的内侍退下,同元乔道:“朕没有喜欢的,就是想问问大长公主,此局如何解?”

太后不做赔本的事,能拿出这些人的画像,必然有所筹谋的。太后虽败,可还是一国之母,在朝堂上也曾有权势,招揽些心思不正的朝臣,也不是怪事。

皇帝失望,神色颓唐,元乔也跟着叹息,她知晓皇帝是在试探她,她并不在意这些细节,回道:“陛下的心思,臣知晓,此事交给皇城司去查,太后身旁的宫人内侍也需换一换。”

换些诚实本分的,就可。

“大长公主做主就成,朕无异议。”皇帝落得没趣,元乔的反应与从前无异,并无怪异之处。

商议定后,元乔顺势退出殿,留皇帝一人发呆。

****

新年开朝后,朝政有条不紊地运行,太后处的人换过一重,外人不知晓,太后气得不行。元乔霸道又不敬她,将她困于一殿中,皇帝默不作声。

宫城内的事瞒得严实,两府都未曾闻讯,御史台处也是一样,朝臣的视线都放在陛下身上。秦知尧被调出京后,许多人都知晓他不敬皇帝之事,御史台更是开始弹劾秦国公。

御史台弹劾素来不罢休,令皇帝开了眼界,此事非元乔所能掌控的,她无非是想大事化小,秦家知晓就成,半月就被御史闹得纷纷知晓了。

她望着为难的皇帝,想来也是初次认识到御史的弹劾,回身凝视说话的御史,欲说话,却听皇帝开口:“卿家想必是误解,秦知尧并无不敬之处,寻常对弈罢了,朕技不如人就是真相。”

殿内的事无人知晓,皇帝说无此事,御史也愣了下来,元乔适时出列道:“陛下所言甚是,秦家满门忠烈,秦知尧才学好,自请外调游历,也是一良才。”

人群中的秦国公两眼一黑,几乎就要晕过去了,皇帝与大长公主出言偏帮,倒让他意外,长叹一口气,陛下退朝了。

他欲留下谢恩,元乔摇首,示意他先行,她则留下。

今日皇帝怕是吓到了,秦国宫留下的不是时候。

元莞坐在御座上,神思不定,脑海里想起御史言辞激励、咄咄逼人之势,她早就听闻御史口齿伶俐,辩古论今,今日所见,却是实话。

她想起方才的事,不由想起太后,她若显出对太后半分不孝,这些御史也不会就此罢休。

元乔出声道:“陛下。”

“嗯?”元莞回神,放眼望去,人都已走净,元乔竟留下了,“大长公主有事?”

“陛下吓到了?”元乔关切道。

元莞摇首:“朕的胆子还没有那么小,不过初见,有些不适应罢了。”她在傀儡的位置上做了六七年,御史台如空设,好不容易揪到朝臣出错处,哪里肯放过。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