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900章 对付李斯特的可不是我黑斯廷斯,而

第900章 对付李斯特的可不是我黑斯廷斯,而

第900章 对付李斯特的可不是我黑斯廷斯,而是内务部的主意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警务专员委员会。

单是看这个名字,很容易会让人认为这不过是内务部下属的常设咨询机构,就像是许许多多内务部的下设机构那样,是用来养闲人、吃闲饭,并通过这些喂到闲人嘴里的闲饭,来搞利益交换和政治腐败的。

当然了,我不能否认,在内务部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海量个例。

但是,起码警务专员委员会并不是这样的组织。

甚至于,在白厅设置的一系列委员会当中,警务专员委员会的重要性也仅次于贸易委员会、海军委员会、军械委员会和济贫法委员会。

在内务部的行政文件当中,警务专员委员会被描述为:由内务大臣监督的内务部下属常设咨询机构,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协调警务工作与外交安全、邮政运输及火灾防御等跨部门事务产生的冲突。

虽然警务专员委员会的主席职位由内务大臣约翰·罗素勋爵兼任,但是与大部分委员会的主席同理,罗素勋爵在这里只不过是挂个名而已,再加上冷浴场事件后,内务部对警察事务的直接控制力有限,而大臣又不可能每天处理警务细节,所以大伙儿都清楚,如今这里的话事人是秘书长亚瑟·黑斯廷斯爵士。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把另外两位委员给忘了。

亨利·霍布豪斯作为前内务部的常务次官,在体制内备受尊重,但他毕竟是个早就退居二线的老官僚,实在是没有和亚瑟爵士斗法的兴趣。

而查尔斯·肖爵士呢?

这位自西班牙战场归来的军官倒是个踌躇满志的少壮派,可是,奈何苏格兰场的话事人罗万厅长横竖就是不甩这位资历不如他的陆军军官。

众所周知的是,在英国警务工作中,苏格兰场的份量起码要超过一半。

当然,这倒不是说其余市郡的警务工作就不重要了。

而是地方警察局的财政预算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的,地方警察吃的不是中央财政的饭,因此对于来自警务中枢的命令自然也是看着来。

正因如此,久而久之的,在警务专员委员会当中,就形成了伦敦大都会区的工作集中向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汇报,而地方上的事情则先报到查尔斯·肖爵士那里,然后大伙儿再集思广益。

唉呀,警务专员委员会的委员哪里有什么地位高低,只不过是分工不同,大家都是在为大不列颠的警务工作做出努力嘛。

但是,同样是做警务工作,有的人可以成天做出政绩、交出成绩,有的人则天天碰壁,致使内务部推行的警务改革在地方上迟迟推进不下去。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工作没有高下之分,但是工作能力却有天壤之别!

说明了有的委员在其位不谋其政,女王陛下将如此重要的职责交到他的手上,他不止对工作不上心,还敢在工作岗位上公然躺平!

对于这样腐化、堕落、没有担当的官员,尽管出于绅士体面,不宜在会上进行批评点名。

但是,我依然希望借此机会,提醒他警钟长鸣。

查尔斯·肖爵士,你觉得这话说的有没有道理?

内务部会议室的大门,在常务次官塞缪尔·马奇·菲利普斯那句“会议到此为止”落地后,缓缓开启。

查尔斯·肖爵士收起摆在面前的文件,低着头离开了座位,那张历经西班牙内战战火的面孔上半点血色都不见。

忽然,他抬起头望向菲利普斯,动了动嘴唇,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今天菲利普斯在会上虽然没有一句话提到他的名字,但每句话听起来都像是在戳他的肺管子。

像是什么:

警务工作,不是阅兵。纪律的价值不在姿势端正,而在于命令能够被执行。

军人可以失误,但事务官不行。日不落帝国的秩序不是靠军功章维系的,而是靠文件、程序与理性。

我不敢指望每位委员都精通行政学,但我希望他们能够知道,文件的签名意味着责任,而不是荣誉。

在会议过程中,肖无数次想要和菲利普斯掀桌子,但他终归明白自己既不是法国军人,也不是俄国军人,而是英国军人。

在英国,军人和白厅作对,可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威灵顿公爵,在面对白厅时也不止一次吃瘪。

在半岛战争期间,由于《辛特拉公约》,白厅甚至大老远的把这位常胜将军调回国,接受辛特拉委员会的调查。

而在他凭借托雷斯·韦德拉斯防线成功阻挡法国元帅马塞纳的推进时,他要求的军费却被财政部和军需部门以“账目未核”为由,一再克扣、拖延,以致于威灵顿公爵的军官们不得不赊账补给。

愤怒的威灵顿公爵为此不止一次在信中怒斥白厅,他直言:“与财政部斗争的麻烦,远胜于和法国人作战。”

不过最让威灵顿公爵感到不满的,还是当年他在维多利亚战役中大败法军,打算越过比利牛斯山脉攻入法国本土时,被外交部勒令暂缓推进,以免破坏英国正在与波旁王室进行的秘密复辟谈判。

而这样的情况,在威灵顿公爵功成名就当上首相以后,也没有太大好转。

亚瑟就经常听老公爵抱怨白厅经常会对他的命令故意拖延,财政部甚至多次拒绝执行他未签名的财政拨款,以致于公爵时常感叹:“他们宁可与内阁作对,也要遵守他们那套规章程序。”

不过,这些抱怨也都是七八年前的老黄历了。

在几年前的皮尔内阁时期,威灵顿公爵倒是认认真真的遵守起了书面批准制度,虽然这样做很没有他想要的效率,但起码程序上终于让白厅满意了。

就连威灵顿公爵这样的人物都被白厅的官僚们“驯化”了,势单力薄的查尔斯·肖,确实没有向内务部常务次官叫板的本领。

在肖离开会议室前,他几乎是本能地敬了个军礼,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去。

至于亨利·霍布豪斯那边,这位前任内务部常务次官、现枢密院顾问官几乎整场会议都在打盹。

待到会议室的人群散去,他才缓缓睁开了眼,望着桌上那杯已经冷透的茶,叹了口气。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