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草包?”荀立听了大乐:“这个比喻到真是有趣!那义浩对文若他改为投奔的曹孟德又如何看待?”
这会儿的陆仁也反应过来自己是不是说话有些说过了头,赶紧的向荀立笑道:“我这不是数月之前还在流浪的时候听说了不少事吗?反正我们这是在清谈,乱扯几句也没什么关系。哎对了,那郭嘉现在又在哪儿啊?”
陆仁道:“那……荀兄可知文若公现在仕于何处?”
鱼汤喝完,接下来煮饭煮菜的事陆仁也懒得去管,省得某个侍卫又要干咳上几声,再说这会儿的陆仁还想从荀立那里弄些情报。
当然话是不能问得太直接的,陆仁就先和荀立客套闲谈了起来。这一番闲谈,陆仁与荀立到是都先自报了一下年纪,结果是荀立今年二十四岁。陆仁虽然由于丢失记忆,记不清自己具体的年纪,但依稀记得自己是大学毕业没多久就找到了工作,然后工作没多久就碰上了“板砖事件”,如此推算一下,陆仁自己应该是二十二岁左右,因此也就这么和荀立说了。
此言一出,荀立的脸色立刻大变,甚至这会儿脑子有些乱乱的陆仁都没有注意到荀立的几个侍从都下意识的把手按在了剑柄上!到是荀立的反应很快,马上就拿目光扫了一眼自己的那几个侍从,随后斜了斜身子,借此挡住了陆仁的视线,脸上也满是笑意:“义浩怎么会忽然问起了郭奉孝来?”
(注1:关于曹操打陶谦,按正史的记载其实是打了两次。第一次是于193年入秋举兵,打到194年的春季收兵。休养了几个月后,即194年夏又再次举兵,然后就引发了刘备救援徐州,陈宫帮吕布偷曹操老窝的事,在演义中则是把两次并作了一次来写。瓶子这里考虑到后续情节发展对时间上的需要,是把两次并作一次来写,同时把刘备救援与吕布偷袭的事提前了一年。)
陆仁也笑了:“顺嘴问问罢了。不过郭嘉这个人嘛……怎么说呢?曹操曾说荀彧是他的张良张子房,那郭嘉就是曹……”
这是陆仁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前面说过,陆仁虽然对汉末三国时代的资料翻阅得比较多,但往往很多事在具体的年份上把握得并不准。而在荀彧的事迹上,陆仁只知道荀彧是先在袁绍那里呆了一阵子就转投了曹操,接着没多久就发生了曹操攻打徐州的事。如果这时从荀立的口中得知荀彧已经投奔到曹操的帐下,那陆仁的跑路计划可就迫在眉睫了。
荀立听了陆仁对曹操的评价,眼珠转了转,神情间好像是想起了些什么,因此就没有再向陆仁问什么话。
话到这里陆仁才猛然想起来郭嘉这会儿好像还没有投奔到曹操的帐下,赶紧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郭嘉也投奔到曹操的帐下,那很可能郭嘉就是曹操的陈平……哎,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有点不太合适。其实要我说吧,文若公应该是曹操的萧何,郭嘉才是曹操的张子房。”
荀立见陆仁的脸色微变,心中也有些生疑,因此开口问道:“义浩为何色变?”
荀立的眼珠转了转,笑而问道:“义浩为何会有如此评语?难道你与郭奉孝相识?”
荀立向侍从们摆了摆笑,脸上笑意依旧:“义浩只怕是对郭奉孝此人太过谬赞了吧?郭奉孝这个人一向就好酒疏狂且不治行检,我和他一起读书修业那会儿,他还时常不修边幅,读书读着读着就能睡着。这是他总算胸中有些见地,一来二去的博回了些虚名,不然的话谁会搭理他?义浩又怎么会对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的厨艺搁现代可能是平平常常,但在汉代就的确是属于上乘之流,至少他偶尔弄出来的东西,可比当时一般的做法要讲究得多了。像眼前的这罐鱼汤,可就喝得荀立眉飞色舞,荀立的几个侍卫也在不住的啧嘴,看样子是只恨鱼汤太少,有些意犹未尽。
荀立立刻用用一副“你白痴啊”的神情望向了陆仁:“郑玄郑康成先生就在徐州,我自然是想去向郑先生求学。”
荀立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当然认识。想我年幼之时,与文若还有一段同窗之谊。”
陆仁虽说不笨,但这会儿脑子里满是跑路大计,说起话来可就有些不经大脑了:“袁绍虽然声威日盛,但他外宽容而内多猜忌,且好谋而无断,这样的人只怕最后也难成大事,要我说他就是个漂亮的草包。”这个“漂亮的草包”是《易中天品三国》的评语,陆仁是顺嘴说了出来。
陆仁很无奈的一笑:“我到是很想和郭嘉认识,可好像根本就没什么机会。”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