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着太阳挂在头顶,估计午时了,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吃东西,这时候饿的不行,见附近有卖饼的,过去买一个来充饥。
回到杨树村已经傍晚了,虎子在村口等苏青,看到苏青就奔了过来;‘苏姑姑,你可回来了,姐姐等不及你,都回去了!’
四周一静,只见医馆人都看着她,苏青尴尬的笑笑小声说,‘听大夫的,听大夫的’那大夫盯着苏青看了半天,突然一拍掌,喃喃道;‘柴胡,柴胡,好——恩’然后两眼晶亮的望着苏青;‘姑娘可否透露药方?’
这时已是下午,只剩下稀稀拉拉十来个摊位,苏青看到一个卖头的老妇正准备收摊,快步上前挑了一对粉色绒,了三文钱,打算送给苏玉。
牛车晃晃悠悠,走了一个时辰才到镇上。跟车夫王大叔约好回去的时间,按打听来的路线,苏青径直来到济仁堂。
苏青根本不知道这里的物价,想来,看再小柴胡药方的份上。这李大夫也不会狠宰她,就没再讲价。
苏青高兴的收起石头,跟老汉道别,随王大叔回杨树村了,一路上大家见苏青买这么多东西,都很惊奇,听说都是给郭家的,暗赞其心厚道。
饭菜刚好,郭直夫妇跟郭云就到家了,进院子郭云抽抽鼻子问;‘小玉,做啥好东西吃,这么香!’
‘好,我说,你记下,看看可合理,不过份量你得自已再斟酌’苏青把之前小柴胡冲挤包装上的配方背给他。
两人回到家时,郭直夫妇跟郭云下地没回来,郭玉正在准备做晚饭,看见苏青抱一堆东西惊道;‘苏姑姑,你买这么多东西呀!’说着上前接过,拿进屋里,飞快的倒杯水给坐在院里木墩上喘气的苏青;‘苏姑姑,喝口水歇歇,我去做饭了。’
半个月过去了,天更热了,有天,苏青听村里老人说,可能要大旱,心里一紧,忙跑回去,把所有的钱都找出来,才二千文!
王大叔从怀里摸了个水囊,喝口水说;‘快了,等他们几个回来就走,还有半个时辰,你要是想再去逛逛,我给你看着东西。’苏青一听拍了拍手说;‘好呀,我再过去看看。’
李大夫把桌上的布包又揣回去,爽快的说;‘好,我保证给你找本最全面的,你稍等。’
莫夫子已五六十岁了,一生没娶妻生子,守着个小书馆过活,眼看着天灾已至,他又没有其他收入,苏青很想帮他一把。
大夫记录完思索再三,对苏青道;‘多谢姑娘指点,请姑娘稍候!’说着便去柜台里抓药去了。
苏青接过钱,看李大夫看着她欲言又止,就问;‘李大夫,还有什么事吗?’
接下来几天,苏青又进城卖了回药,得了几百钱,买了些细粮回来,天越来越热,村里人笑脸越来越少。
看苏青爱不释手的把玩着手里的簪子,摆摊的老汉瞄了瞄她身上打着补丁还短了一截的衣服,开口说;‘姑娘,这簪子你要是喜欢,三文钱拿去罢!’
苏青回过神;‘两支?这么便宜!’老汉笑着说;‘本来卖四文钱,我看你实在喜欢,就剩最后两支了,便宜给你吧!’
苏青跳下车,摸摸虎的头说;‘你一直在这等姑姑啊?来,帮忙拿东西!’
自从偶然一次莫夫子在郭直门口闻到菜香味,由此跟苏青熟了起来,苏青正想怎么识字呢,每天苏青给莫夫子做顿晚饭,莫夫子教她半个时辰识字。
这天晚上,郭家人吃了有生以来最美味的一餐饭,大家都有点吃多了,坐院子里说话,苏青把东西分给郭家众人,郭直夫妇也是很感激。
天蒙蒙亮,苏青就起床,背着药材去村口,搭牛车去青河镇。坐在牛车上,苏青心里十分激动,这是来到这里后第一次出村子,也是人生第一次买药材。
老汉说起雕刻,整个人神采飞杨,见苏青对其手艺钦慕不已,便高采烈的说起来,两个聊了半天,那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块圆溜溜的绿色石头,递给苏青说;‘这是我在河底摸上来的,不值钱,不过还挺好看,摸着也舒服,送给你好了。’
想到这里,苏青口水都要留出来了,果断跑到肉摊前割了五斤肉!嘶,竟然了六十文!这上好的肉怎么这么多肥肉!算了,看在卖肉的挺厚道,送了几条排骨的份上就不计交了!
晚上,苏青跟郭直夫妇商量,多买些粮食存起来,二人犹豫再三,拿出一千文,第二天,郭直跟苏青一起去镇上买三千斤粮食!
‘恩,晚上姑姑给你炒肉吃,保管比煮的好吃’苏青拍了拍郭虎的肩膀说,然后起身切了半斤肉,拿到厨房,看到郭玉已经洗好了青采,把肉切片,吩咐虎子去门口摘几片椒叶子,锅已烧热,肉片下去腾起一团烟,没油,只能干炒,慢慢炸出点来,这里人吃菜都是煮的根本不用油。
放眼望去,这片密密码码的都是,她跟虎子两个挖了半筐山药回去了,这些山药也不知长了多少年,都有手臂粗!之后饭桌上多了道食物。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