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一代神医在明朝 > 第十七章 会试试题

第十七章 会试试题

张力知道,金瓶梅虽然写的是宋朝事,但生活细节却全部是明朝的。

潘郎中有些不解,只见纪郎中笑眯眯的,一脸人畜无害的表情:“下一次复诊,他总得治这偏瘫了吧!哼哼!”

会试是倒数第二级的考试,在北京贡院考,考中以后就是进士了。而最后一级的殿试只是最终由皇帝决定名次而已,不作淘汰。

潘郎中还有些不明白,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正遐想翩翩的时候,大厅正中一桌人的谈话勾起了张力的兴趣。

张力笑道:“你不是说我如果治好了病人,你就拜我为师么?”

灵儿姑娘在张力家门口已经等了很久了,张力开的方子非常见效,病人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此刻她等在这里,是专程过来对张力表示感激之意的。

至从上次约定身份以后,康兴安和高元良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这些日子都是以“我家少爷”来称呼张力,目的自然是掩饰高元良逃军的身份。如果是张力的家人,至少不会让人生疑。

马县令吃了一惊:二百两?!这纪郎中可真是大手笔啊!也不知所求何事?

张力一愣,科举试题?还是会试的?

纪郎中迅速将药箱盖子合上,然后附在马县令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通。

只见一名白袍文士高声道:“各位年兄,今科会试试题邸报上已经出来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潘郎中还是一头雾水,纪郎中沉默了半晌,才道:“中风之证,这小子恐怕以前治疗过很多起吧,竟然完全不按常理!他不去理会偏瘫,而是先治疗疼痛,再治恶寒发热!有如两军对垒,先剪除羽翼,再攻最难啃的中军主力!”

明月楼中人声鼎沸,唱曲儿的艺妓穿梭其中,直看得康兴安瞪大了眼睛。

纪郎中微微一笑,将随身携带的药箱往桌子上一放,然后掀开了盖子。

潘郎中匆匆赶到了纪府,此前纪郎中交待他的事情,现在需要汇报。

潘郎中这下有些明白了,道:“纪先生,那我们的计划……”

门房小厮直接将潘郎中带到了纪府内宅,纪郎中正在屋里休养。

原本康兴安和高元良分别作药童和家丁护院打扮,是不能与“少爷”张力同桌的,不过明末本身礼崩乐坏,再加上张力我行我素,旁人又哪管得了?

纪郎中咬牙道:“这贼小子医术太过高超,如果不干掉他,以后在这蓬莱县城里,必无我等立足之地!”

潘郎中小心地陪着笑脸:“前两天我曾登门,见小神医宅子里正在操办丧事,也就不方便打扰。今天特地前来,是因为此前那个中风的打井匠人,不知道小神医还有没有印象?”

张力一听就想起来了,也怪这段时间事情忙,倒是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病人,于是点头道:“我记得,那中风患者情况如何?”

明月楼大厅之中,张力一身儒装,头戴四方巾,身穿白色织锦绸衫,脚蹬陈桥鞋,与康兴安和高元良挑了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吃着酒菜。

张力首先给那病患号了脉,发现脉象已经转缓,又看了看舌象,舌质已经正常。又问了几句,这才又开了一方,交予潘郎中。

其实陈桥鞋是一种蒲履,明代无论贵贱,都非常喜欢穿蒲履。因为它开口很大,夏季穿着透气、凉爽。它的编制非常繁琐,都是精选蒲草心儿编成,绝对没有一丝杂草。

纪郎中身子已经康复了,这日蓬莱县令马大人偶染风寒,便派人来请纪郎中出诊。

张力如此这般行事,倒是让康兴安和高元良心里颇为感动,少爷没把他俩当外人。

“马大人,小民有一事相求,万望马大人成全!”纪郎中见房中无人,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明月楼是蓬莱县城中最高档的酒楼,坐落在县城正中钟鼓楼旁,平时接待的也多是官宦人家,士子儒生。

潘郎中道:“小神医果真了得,今日病人的家属将他抬到回春堂复诊。那病人全身疼痛已经缓解了,只是这后一步如何治疗,还需小神医拿主意。”

灵儿一听,咯咯笑道:“我是彻底服气啦!”

张力问道:“说说正事,病人怎么样?”

张力此刻正盯着自己脚上的这双陈桥鞋看,这是昨天新添置的,了张力七钱银子。

灵儿道:“我家……病人咳嗽已经痊愈了,此前她常说的胸闷郁结之证,也都没有了哩!”

来到县衙后院,纪郎中给马县令看了看,却也只是寻常小病,很快就开了方子。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