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灵夏注:此玉产自天目山系仙霞山脉北支玉岩山中,原属于一破落老道士,当年他没饭吃时,将之让给白大师,换了一碗杂粮饭。白大师找人看过,鉴定为假玉,说是内里血色非天然形成,且整体做工粗糙,不甚值钱。因此白大师才拿此玉做添头给了小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管真或假,此玉符经过李小苦五六年的佩戴,血色见多,玉色见好,也是一件好玩物了。虽然现在李小苦饿得六神无主、三魂飘忽,但手握这一块玉符,能感受丝丝凉意,让精神不至昏睡,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忽然,嘎吱一声,庙门被推开了。
李小苦依靠洞壁,抓紧玉符,屏息凝神。
噗、啪,噗、啪,沙沙,拍衣服和抖衣服声。
砰砰、咚咚,用力跺脚声。
咔嚓、咔嚓,脚踩落叶声。
似有两个人。
“小乙,去北墙根瞅瞅,看看那旮旯窝草垛子里有没有!”
“哎,干爹!我这就去。”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砰砰。
“这儿没人,雪落了一层了,神像头搁在这,睁着眼,真吓人!吓我一跳!哼!看我不拿棍子捣你个大头!”说完就回头找棍子要弄那个土地神像头。
“小乙,别调皮,干什么呢!要敬神,举头三尺有神明,可不是说笑的!别耽误时间,赶紧再去找。这大冷天的,那孩子丢了,可别冻死了。哎,造孽啊!”
“哎!好!干爹!”说完小乙又啐了一口,将一口痰准准地吐在了神像大脑门上,然后像打了胜仗一样,开心地大摇大摆离去。
又是一番杂声,然后嘎吱一下,便无声音了。
李小苦缓缓吐气换气,不敢用力,怕人还在。
庙外,大雪正下,混然一片,轻风如龙,飞雪如鳞,天色昏暗。
庙内,依然无声,偶尔有雪落,簌簌然。小苦从柴火缝隙里盯着屋顶的窟窿,忽然想到一首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窟窿是伤口,也是窍穴,是雪落处,也是光照进的地方,也是风出入的地方。
外面有风,屋内却无,多亏这庙门甚是奇巧,才不被风吹开。庙门本是阴阳耦合双开机关门,不仅严丝合缝、密不透风,且开关都须得用巧力,一个门向内、一个门向外,两方向错开,同时用力,才能打开;否则单向用力,门只会卡住,力越大,它越紧。
书灵夏注:此机关门,防盗用的,不懂机关则枉费力气。其实也有取巧的办法,就是开门时不甚用力,只从两扇门结合处用尺子或木条拨一下,待有缝隙,再将身体“挤进”缝隙,门自然会打开。
李小苦在满是麦秸、丝絮和兽毛的洞内,长长吐了一口气,悄悄移动下神像脑袋,然后从斜面洞口缝隙中,伸手扒拉一点落雪,慢慢吞下,如是再三,才觉得恢复点精神。
精神从紧绷到放松,让他愉悦而又脱力,索性就直靠着洞壁,先睡它一觉,然后再出门,寻摸吃食,填一填饥荒了两天的肚子。
不知过了多久。李小苦在恍惚中看见了庙外风景。
……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