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秋殇之雨 > 第五章 会稽小居

第五章 会稽小居

一道呵呵一笑,道:“吃饱喝足,跟我出去溜达一圈吧。”

走出木屋,沿着围墙走上几步就是炉峰禅寺的后门。对于那些烟雾缭绕的大殿和来来往往的香客,夏秋雨似乎不太喜欢,一道领着他走了一圈便朝山下走去。两人的脚步并不大,但速度却不慢。香炉峰好歹也有三百多米的海拔,没多久就走完了。沿路的风景相似,除了几座庙宇之外,入眼的也就也就各种树木了。

一道忽然在某处停住了脚步,夏秋雨自然也随之停下。眼前是一块高大肃穆的陵碑,上书“大禹陵”三字,豪放而雄浑,有顶天立地之气概,漆以朱红,耀眼夺目。

“秋雨,你知道为什么会稽山能成为古代九大名山之首吗?”一道忽然开口。

夏秋雨摇摇头。

“因为啊,有一位叫大禹的人,在会稽山会诸侯,祭诸神,明君位,示一体,创建华夏第一王朝。这份功绩,不仅成就了他本人,也成就了这座山。”

夏秋雨似懂非懂。

“秋雨啊,以后你就住在这里,和我一起好不好?”一道蹲下身,缓缓道。

看着面前的老头,夏秋雨发了发呆,半饷,终于点了点头。

此时的夏秋雨并不知道,从今日起,他的人生将成为一段传奇。

在今后的一年里,夏秋雨便和一道蜗居在了寺后小屋。清净的生活并没有让夏秋雨感到乏味。有时会在山后看着蓝天发呆,亦或者听着鸟叫声小憩,下雨的时候看着窗外出神。夏秋雨很奇怪,为什么这木屋看起来很简陋,可是雨水却不会渗进来。后来想到一道的神通,也便释然了。一道曾经带着夏秋雨在天上看风景,脚踩祥云,好不畅快。

夏秋雨曾请求一道教他法术,一道却摇摇头,说了一句话:“长不习武,幼不习丹,等你长大了再说。”但之后,一道经常会丢给他一些书卷,什么道德经啊,周易啊,都是些夏秋雨看不懂的。一道却不要求他能看懂,只要他背熟就行。所以夏秋雨平常除了发呆,就是背书。生词偏字不认识就问一道,有时候一道不在家,就跑到寺里找个和尚问。寺内的和尚都知道寺后住的两人,还是方丈亲自安排的,对夏秋雨也还算客气。

一年之后,夏秋雨上小学了,学校就在山脚下不远。每天一道都会接送,毕竟几百米的山路对小孩子来说不容易。而且这之后,每天晚上一道都会把夏秋雨泡在浴桶里一个小时。沐浴的水不太好闻,但夏秋雨并不排斥,因为一道告诉他这是为他以后修行打基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夏秋雨已经到了小学毕业的年纪了。这六年里,夏秋雨就这样单调地生活着。时间并没有冲刷掉他脸上淡淡的忧郁,还有眼睛里些许的寂寞。如今一米六的身高比起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忧郁的气质让她相比同龄人更显些成熟。但在同学眼中他却并不起眼,主要是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似乎不太合群。虽然优异的成绩会让他在老师看来无疑是个好学生,但每次和人交流不超过三句话终究把自己疏远了。夏秋雨不是不善交流,只是童年的记忆让他不太相信别人。在他看来,这些成天嬉笑打闹的孩子还不如炉峰禅寺里那些整天吃斋念佛的木头来得可爱。

一道还是没有交夏秋雨法术,只是把他送到圆觉那里教了他机套拳法。一道自己偶尔也会丢给夏秋雨一把木剑,传他一些剑术。在夏秋雨上四年级之后,上学放学都是自己走的山路,虽然慢了点,倒也能走完。每年暑假,一道会带着夏秋雨去各地看些名川大河,告诉他些典故。

毕业后的那天,一道把夏秋雨带到了长江旁。看着滚滚东逝的江水,一道开口问道:“秋雨,你知道为什么人类的先祖会居住在大河大江附近吗?”

夏秋雨思索一番,想起了道德经中的一段话,便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道哈哈一笑,道:“嗯,不错,上善若水。秋雨,从明天开始,你就和我学习丹道之术吧。金丹大道,一步一登天,你要准备好咯。”

夏秋雨望着无尽的长江,道:“是,师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