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巧妻 > 第二十一章 相媳妇也能出事

第二十一章 相媳妇也能出事

一直到转年春天,方怡巧已经十岁了,正是元贞二十八年。二房三少爷方澄明已是秀才,小四虽落榜,族学里先生却说再读二年还是极有希望的。

十六岁的秀才,虽比不上林清正的天才,却也是极难得的。二娘子早相看好县里一位书吏的女儿,这书吏也是位秀才,家风甚严。四郎有了功名,再请了县里主薄亲去提亲,对方当即应下,郎才女貌可谓是一段佳话。

夏天时,四少爷方澄华也定下当地大族林家的女儿,也是林清正同族的妹妹。算起来,同一个曾祖父,爷爷辈是亲兄弟。

而三房的五少爷方澄胜却一直没有消息,从旁人眼里看来,三娘子实在没有自知知明。她看中的,别人敬而远之。别人看中她的,她又不喜。

娶媳嫁女本就是互相相看,谁都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看不看得中,也是心平气和。只要不留下话柄,不伤了和气,就是委婉拒绝,处理得当也不会多加记恨。

偏就是三娘子,媳妇没相回来一个,又惹出祸端来。巧姐一早起被门口的阵仗吓了一跳,慧娘得了信,亲去门口将她带回来。

看到本该去周家请假的红杏狼狈的跑回来,不待问就道“那些人根本不让奴婢出去,被赶回来了。”

“无妨,周家就在隔壁,爬到墙边喊一声也行。”方怡巧支招。

当然没人采用,周家这么近,看到门口动静,自然就知道方家有事。请不请假,都不大要紧。

现在要紧的是这事到底该怎么解决,方长略已赶到老太爷屋里。二老爷亲自出面,将外面的人请到中堂。

慧娘听了金大娘打听来的闲话,抹着泪道“真是作孽,儿女是爹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去得这样憋屈,谁个不来拼命。”

三娘子在外相看,就有一户祖籍榆林县的人家,祖父也曾是秀才,后代子孙虽在读书,却一直没有个有出息的。守着祖上留下来的田地,铺子,日子过得也不算差了。

这户人家的女儿按说也是不愁嫁的,就是配个秀才,也配得上了。坏就坏在这姑娘手脚有些粗大。要说放在农户里绝对不显,偏与南方秀气的小姐们站在一处,就显出不同来。

为此小姐本人有些自卑,当娘的就想给她找户踏实的人家,也不拘有无功名。一来二去,就觉得这方家的五郎不错。没想到,才露出一丝口风,就被三娘子拒绝。

结亲也不是结仇,结不成好好说话也就是了。赶巧三娘子当天也被人拒绝,心情不好,就顺嘴说了一句“我们家里又不要个干农活的,娶回来比那婢子还粗壮,别让人分不出少奶奶是谁。”

传来传去,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这小姐耳边,一时想不开,竟上吊死了。

这户人家祖居榆林,上上下下亲戚几十口,一听被外来户欺负上门这还了得。一大早抬着棺材,穿着麻衣,就把方家前后门都堵了。

方家中堂里,方老太爷看着李家老爷,直接一个长揖到地,“都是老夫教子不严,让贤侄受委屈了。”

李老爷出于礼数同样长揖到地“不敢当老太爷大礼。”

李家小姐的叔父站出来道“方老太爷,我们不是乡野流民,更不是闲帮混混,谁也不想来方家闹事。只是我们姑娘实在死得无辜,这事与你们方家三房有关,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真是闲帮混混也罢了,以方家现在的地位,拿住了往县衙一送,自有人整治。可坏就坏在,都是读书人,而对方要跟你讲理,你还是理亏的一方。

方长略陪待一边,也郁闷的不行。老太爷完全一副息事宁人的态度,好象完全不知道,李家姑娘是自杀,就是告官,也没方家什么事。

李家本意也是想闹臭方家名声,让三娘子和她那个儿子在榆林县抬不起头来见人。根本没想到方家老太爷居然这样明事理,于是好些难听的话,也没有出口。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