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巧妻 > 第六章 新邻居

第六章 新邻居

看着一回自家院子,洗把脸就开始与金大娘说笑的娘俩。方长略哑言失笑,亏得他还想了一路,怎么安慰才好。

说话之间听到隔壁传来嘈杂的人声。金大娘冲院子里喊道“红杏,去跟二太太说一声,问要不要派个人去看看。”

红杏闻言脆生生应了一声,略等了一会儿,红杏“蹬蹬蹬”跑回来,进屋道“二太太说已经派了人去。”

“没打听是不是原来的主家。”慧娘坐在女儿旁边,歪头问道。

“打听了呢,换了新邻居呢,主人家姓周,是榆林县考出去的进士老爷。在外面做官,一做就是十几年,死在了任上。他娘子带着一儿一女搬回老家,原来的房子破败了,这才新买了隔壁的屋子。”

方怡巧有些佩服她的能耐了,忍不住开口道“怎么这么清楚。”

“奴婢一直等着派出去的妈妈回来呢,问清楚了才回来的。”红杏仰着小脸,得意的一笑,单眼皮笑得眯成二条缝。

慧娘从桌上抓了一把桂花糖递给红杏“下去歇会儿吧。”

红杏抓着糖一蹦一跳走了,慧娘在旁边抿着嘴冲金大娘笑“倒是和你一样的七窍玲珑心思。”

“干嘛要我们去。”第二天,方怡巧早早被慧娘拖起来。换上月白色的齐胸儒裙,梳上两个丫髻。又将新得的蜻蜓簪分别插上,弃了红绳,绾上黑绳,这才满意的拉上她出了门。

“隔壁的邻居搬来了,我们总要去打声招呼。你二婶娘有事,就让我们去看看。”老太太和三娘子都在禁足,自然不能随便去别人家里拜访。再说,就算不禁足,老太太是长辈,没有去访客的道理。

对方是寡居,男子不好上门,二婶娘刚接手管家,有些脱不开身。

就由慧娘带了巧姐去串门子,这也是交际的一种。邻里之间守望相助,互相来往,也是极平常的一件事。

若隔壁搬来邻居,不闻不味,别人反而会说这家人不通时务,或是架子太大瞧不上人。方家名声在外,自然不会让人抓住把柄。

早上已经送过拜贴,慧娘上门自有人报了周家主母。方怡巧见到一个素色净面衣衫的妇人,头上绾着孝髻,上覆白色帕子绾住。一件交领白色衫子,下着藏青色带白玉兰图案的马面裙,通身无一件首饰。

见了慧娘母女,迎她们中堂就坐,又招人喊来自家一双儿女与慧娘见礼。儿子大些,唤作周俊宏,今年已经十六,头戴麻衣麻绳所制的冠,身穿麻衣,又在胸口各补一补丁。

女儿只比巧姐大了二岁,唤作周婉佩,穿着素白的衣衫,腰间系着一根麻绳。可能是害羞,小脸压得低低的。轻唤了方家婶婶,就不再说话。

看对方戴着重孝,又是第一回见,不敢久呆。只略略说些榆林县的事儿,又将自家名贴给她,让她有事尽管派了人上门。

正要告辞,听到又有客到,却是一条街上的张家娘子。她带着儿子象一阵风卷了进来,一件新栽的桃红色小衫,下配竹青色绣花裙。头上顶着亮晶晶的宝石分心,好不耀眼。

一时间,屋里子的人都皱了眉头,慧娘不喜是因着神医正是张家娘子介绍。只是她也同样吃了,还生了儿子,想来不是有心害她,便不好对她发作。心里多少有些疙瘩,还没准备好这么快与她见面。

方怡巧和周家人皱眉,却是觉得她这一身鲜亮的衣着,跑到一个重孝人家,十分不妥。

张家娘子见着慧娘,也笑着跟她打了招呼,又讲了一番与慧娘差不多的话。说完话,看了一眼慧娘身上鸦青色的马面裙和深蓝色小衫,顿时觉得方家除了三娘子,真个没人能与她相比了。高兴的带了儿子风风火火的来,又高高兴兴的去。

有了这段插曲,慧娘便不好即时就走,若让周太太以为这条街上的人都是如此,就太丢脸了,讪讪开口道“她们家老爷是县衙里新上任的司户,不知道讲究,周太太莫要见怪。”说完脸上发烧。

“不关你们的事,我们孤儿寡母的,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而已。”想到相公死后,一路上扶灵柩回乡的艰苦,眼泪忍不住溢了些出来。

慧娘看到这样,更不能走了,絮絮叨叨说着劝慰的话。剩下三个孩子大眼瞪小眼,方怡巧忽然注意到她脸颊泛起一些皮屑,十分干燥,想来是从风大的地方搬回来。就随口问道“姐姐是从北方过来的吗。”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