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苦笑:“没有任何结果。俄罗斯最优秀的光电学专家、计算机专家、机械天才耗费了数年时间,花掉了数亿卢布的经费,连让它开机都办不到!”他打开手提电脑,从里面调出一些资料给中国同行看,那是他们每一次实验的详细过程。从视频上那一张张抓狂的脸就能看得出,北极熊们对那陀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金属疙瘩毫无办法。地球现代文明的灵魂是电,没有电,整个文明就会瞬间崩溃,所以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毛子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仪器也是靠电来运行的,想方设法的要将电路连接进去,却发现整个仪器压根就没有一个电路接口!杨玮浏览了一遍这些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仪器赖以运转的能量绝对不是电能,一定是其它能量,但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尝试着拆开一台仪器研究一下里面的结构,结果才拆开两个零件就遇到了碰到了大难题:整台仪器实在太复杂了,似乎压根就没有什么可
供他拆开的零件!活见鬼了,整个仪器搞得跟个金属疙瘩一样,难道它就不用维修的吗?
杨玮略一沉吟,说:“拿纳米机器人来,我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内部结构!”
比针尖还要小的纳米机器人被激活,沿着每一个可供利用的空隙钻了进去。它们成功了,一团仪器再怎么精密,也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就算是花岗岩都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缝隙呢!纳米机器人找到了一些必须用高倍放大镜才能看到的小圆孔,钻了进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它们都会在里面打转,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通通记录下来,然后通过特殊的数接线接口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这些家伙可谓无孔不入,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但缺点是体积太小了,那么大一台仪器对于它们来说未免太过庞大了一点,跟一座大山差不多。杨玮也没有办法,只能留下一名专家负责监视纳米机器人,自己带着中俄专家到另一个舱段看看。
这个舱段有点古怪,里面有很多维生设备,还有好几个全封闭式维生舱,形状与地球人的浴缸差不多,估计就是让那些太空旅客躺进去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漫长而枯燥的太空之旅。这个休眠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在休眠的时候,生命所需的一切养分都由维生系统提供,一点点就够了,就是不知道那些太空旅客醒过来之后会不会把飞船也拆了吃下去。他指着维生舱问契诃夫:“它们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原样吗?在你们发现飞船的时候,里面有没有发现外星智慧生命的尸体?”
契诃夫摇头:“没有,当时整个飞船空荡荡的,看不到任何生命生存过的痕迹,除了那团光球,没有一件活物,静悄悄的,挺吓人的。”
杨玮眉头拧紧:“没有······那这些维生舱是拿来做什么的?宇航员哪里去了?躺在维生舱里的太空旅客哪里去了?或者说,整个飞船干脆就是空的,由那团光球驾驶着来到了地球?”他用力摇了摇头,“不,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几个维生舱就没有意义了。”
中俄专家都陷入困惑之中,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外面传来621组组长的声音:“杨工,杨工!”
杨玮应声:“我在这里,怎么啦?”
那个组长说:“你最好下来看看,有情况!”
杨玮转身走了出去,跳下飞行器,拉起面罩,他看到,组长的脸色异常的苍白,手颤抖得厉害。他问:“有什么情况?”
组长把他拉到飞行器的发动机部位,指
着发动机说:“你仔细看看,是不是很眼熟?”
不必他提醒,杨玮的目光一碰到发动机就凝在上面了。他神情惊怖,像是看到了异形怪物,脸色慢慢的跟组长一样变得苍白,手不听话的颤抖起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