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听过陈长春遭遇的李墨菲气愤万分。安慰其道要帮他讨回公道。
接下来的几天,陈长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过了几天,府衙就传召他,说他父亲的案子另有隐情,故开衙重审。衙门上,知府大人一改之前的态度和说辞。最后,恶霸因强占他人田产且殴打他人致死被判流放边境。总算恶人终有报。
父仇终得报的陈长春对李墨菲感激不尽,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却清楚如果不是遇到了她,或许自己依旧是一个身背父仇而不得报的小乞丐而已。
陈长春对于李墨菲的出手相助万分感激,加上自己虽然大仇得报,却除了一身死力气并无一艺傍身。便要认李墨菲为主,终身为仆。
李墨菲不答应,便对陈长春道:“我出手帮你只是看不惯地方官员如此的无法无天,鱼肉百姓,所以你并不需要感谢我。我也不会收你为仆。”
陈长春坚持说道:“或许对于恩人来说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于我却是大恩,父亲平日教导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长春并无什么特殊的能力,也只能为恩人之仆,才能报此大恩了。”
李墨菲无奈,只好说道:“我还是不能让你做我的仆人,你的人生只能是你自己的,我之所以帮你也不是为了你报我的恩。这样,既然你现在没有什么打算,你就暂且跟着我去游历四方。你比我小个几岁,我就认你做个弟弟吧。”
就这样,陈长春跟着李墨菲云游天下,足迹踏遍整个大吴帝国,北至极北苦寒之地,南至南疆无边海,西至吴国与鎏金国边境,都曾留下过这姐弟两人的身影。
一路上李墨菲有时间也会教导陈长春一些文字或是处世之道,两人之间亦师亦友,就这么走过四五年。路上也在帝国西疆遇到同样在游历的宋晋书,也就是宋翌的父亲。
在李墨菲和陈长春遇上宋晋书的几个月后,三人再一次回到烨城。陈长春再次回到故乡,不由感触良多。也有些落叶归根的情思。
李墨菲看出陈长春对故土的特殊情意,便提出让陈长春留在烨城。毕竟其时陈长春也已是二十岁的青年了。陈长春顺势答应,也不知道是因为真的想留在故乡安居还是因为那一丝早已产生却不能道明的情愫。
就这样,陈长春留在了烨城,经营了一家小酒楼。并且凭借着出色的经商之道,很快就把福满楼经营成为烨城有名的大酒楼。
而李墨菲带着宋晋书在几年之后回到京都,此时李墨菲与宋晋书早已情愫暗生,互有好感。李墨菲把宋晋书带回家中,不顾家中长辈阻止,以死相逼,坚决要嫁与宋晋书为妻。李家中长辈无奈,只得答应,宋晋书入赘李家。并答应以后诞下骨血要随娘家姓李。
几年之后,李墨菲与宋晋书诞下一子,但此时的宋晋书已凭借自己出色的习武天赋晋升至开山期,在李家中话语权得到大大的提升。于是李墨菲与宋晋书的儿子最终取名宋翌。当初说要随娘家姓的事情不了了之。不禁让人感叹弱肉强食。
再后来陈长春在烨城生意稳定以后,不禁想念远在京都已嫁做人妇的姐姐李墨菲。便寻思要去京都探望,顺便争取把福满楼的分店开到京都去。
陈长春到达京都李府过后,见到小宋翌。甚是喜爱,便带他出去游玩。不料天气突变,像是在预兆着什么似的。大晴天突然的就变得十分阴沉,下起了大雨。一直到天黑,陈长春才带着小宋翌回去。
由于回的太晚,加上小宋翌又似乎与陈长春非常的投缘,李墨菲便让陈长春带着小宋翌睡一宿。
而就在陈长春刚哄着小宋翌睡着,准备和衣睡觉之时。李墨菲突然推开房间门,一脸惊慌。让陈长春赶紧和小宋翌藏起来,且说如果自己不能生还的话,要陈长春一定照顾好小宋翌。
陈长春听后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李墨菲表示已经没有时间解释,并再三叮嘱陈长春一定要带着陈长春逃出去,不求宋翌以后能为自己报仇,只求宋翌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生。说完过后李墨菲便匆忙的走了出去。
再之后陈长春带着小宋翌藏在地窖之中,所幸地窖之中长年备有存粮,一大一小二人才不至饿死。过了好几天陈长春估摸着外面的人已经走了,便带着小宋翌以从地窖中出来,从李府后门离开。连夜回到了烨城。并对外说宋翌是自己老家姐姐的儿子,因家乡遭遇瘟疫父母双亡,恰好自己会老家探亲发现的。
自此,宋翌便一直住在陈长春家中,直到现今。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