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篡位帝王的重生 >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谢继安一做下决定,就将这些禁卫召集了起来。

细数下来,竟然有七十人之多。

他这次带来的人,竟然超过半数是谢继宣的人,这实在是打了太子殿下一个狠脸。

不过脸虽然被打,这些禁卫颇有身手,还是能用的,若只是因为这些人出自谢继宣之手就不用,也太浪费人才,谢继安想了两日,还是打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来自谢继宣的馈赠。

此次益州之行,主要目的就是赈灾,赈灾之事已然上轨,他打算将此事交由新上任的益州知州继续处理后续,而粮食亏空一案,所牵甚广,他透过这些刺客,隐隐也摸到了一点痕迹,应该跟豫州的端王有关。

而若果真如他所料,端王与朝廷命官勾结,此事牵扯甚大,他理应即刻回京禀明父皇,早做决断。

只是那些刺客不要命地飞扑而来,现在在益州还好,若是远离益州,在路途中,就更是防不胜防。而益州距离京城,若是快马加鞭,也要花费数日。

谢继安担心,就担心在路上遭人暗算。

而且身边还有一个不靠谱的庄默然以及总是不在状态的巫舒岳在,太子殿下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过还好禁卫也的确得力,谢继安先飞鸽传书一封信回了京城禀明情况后,就马不停蹄带着两人上路回京。

这次巫舒岳与庄默然两人竟然也十分赞同,太子万金之躯,的确不能以身犯险,不如先回宫中,将事情交由皇上处理。

于是,在益州呆了一个月之后,谢继宣远离了益州,身随即而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刺客。

回京之路,十足艰难。

正在此时,雁北关外,陇海天率领羌西各族连番攻城,接连几日,轮换在城外叫阵,再不像以往一般,以贼匪之名作乱,而是明目张胆地将雁北关团团围住,意在困死全城百姓与士兵。

这也是因为谢继宣在五日前,力排众议,身穿铠甲,率领二十余人,伏击了羌西各族共百余人,而且全是那些贼匪算得上头目的人。

陇海天听到消息后,脸上狠光一露,就派人围了雁北关,打算会一会这位湘国三皇子。

在他看来,这位三皇子还是有些本事,敢单枪匹马杀了他百余人,这胆子不止肥,也够能力。不过他也并没重视,连沈熙那老匹夫都被他赶回去了,区区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三皇子,他还不放在眼里。

而这连续五日,城外叫骂声一片,谢继宣蜗居在城中,纹丝不动。

更是下了命令,只防不攻,对于城外叫战,视若无睹。

一时间,雁北关的百姓都流言四起,害怕哪天城门被破,他们身首异处,纷纷要求出城远避,不敢再呆在雁北关。

谢继宣得知后,笑了笑,就让人打开城门。

当时城外正有骑兵叫阵,见雁北关突然大开城门,回报首领,首领下令,一群骑兵踏马而上,蜂拥至城门口,当时百姓都被吓得面无血色,而谢继宣冷笑一声,甩了甩手中长枪,率领守城兵众将敌军杀得片甲不留。

那名敌军首领的头颅更是被他挑在枪上,再一甩,人头“咕噜”地就落在城门口一位老大爷的脚边,吓得老大爷翻了个白眼,就吓得倒在了地上。

于是原本想走的百姓,见识到主帅的手段,全都退回了城里,虽然嘴里说着“杀神”之类,但是倒是放心了不少。

而谢继宣这一番动作之后,又下令紧闭城门,并未追击敌寇,自个儿倒是在雁北关的一处宅子里可乐地看着手中信件。

那信件是上次说通杜一周随时汇报的太子殿下的情报。

两天一封,由专门的信鸽送达。

里面写的全是关于太子殿下在益州的情况,什么时候用膳、什么时候又来了刺客、太子殿下终于抓了一个活口之类,特别是连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就寝都写在了上面。

十分详尽。

谢继宣边看边笑,觉得那杜一周反射弧虽然有些长,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表述能力就不错,一封信写得是洋洋洒洒,一目了然。

正在谢继宣看得起劲,冯勇就横冲直撞地进来了,“啪”的一声,拍得门“咯吱”作响。

谢继宣淡淡地扫他一眼,声音轻淡,“轻点,门都被你打坏了。”他双手慢条斯理地将信纸折叠,随后起身走到桌前放置的一个盒子面前,将信纸放了进去。

盒子里,除了正放进去的这封信外,已然静静地平躺了好几张信纸,都被整齐折叠,放得妥帖。

冯勇双眼瞪得老大,“城门都关了好几天了。”

“是啊!”谢继宣嗓音轻淡,将木盒合上,又坐下来,开始研磨。

“城门外那帮孙子都又叫阵两天了。”冯勇喘着粗气,十分气愤。

谢继宣执笔,展开纸张,开始在上面写着什么,漫不经心地回道:“叫就叫呗!他们有攻城之举吗?”

“没有。”冯勇摇头。

“既然没攻城,那你急什么。”谢继宣声音清淡。

“可是!!!”冯勇跺脚,“那帮孙子说话忒难听了,俺受不了。”

谢继宣未理,一气呵成写满了一张纸,这才一脸无语地看向冯勇,“你到底要干嘛。”

“嘿嘿!”冯勇一脸憨笑,“俺就是想主帅您出马再将那帮孙子打个屁滚尿流。”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