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清风抽了抽嘴。
没有还不滚。
他从谢继宣眼中看出了未语之言,捏了捏拳,头也不回地走了。
谢继宣却想到了上一世的羌西之乱,持续了一年之久,沈大将军初往边关就被暗箭所伤,力有不逮,请旨回朝。那时候益州的灾害却愈加严重,死伤者甚多,民不聊生,太子请旨前往赈灾,他却趁机请旨去了边关。
这一次,他倒还是想依照旧路,只不过这次却要趁这次机会夺得沈家军拥戴,然后顺势请功封王,远离京城。
继续留在京城,头上有皇帝压着,行事诸多不便,而且还要被皇帝猜疑,不如退一步,远调封地,依他的本事,想再调回京城,一点都不算困难。
而且……
眼前闪过谢继安那张总被气得绯红的脸。
若他远驻他处,谢继安也能更加稳固朝中势力,到时候一战起来,倒会多出很多趣味。
只唯一有一点可惜的是,不能再近距离地调戏太子殿下,谢继宣感觉十分失落。
不过只有一瞬间,他就起身准备入宫看望太子殿下,既然如此,他倒是应该好好抓紧这最后的时间跟太子殿下好好相处才对。
事情果如谢继宣所料,益州灾情严重,其中更牵扯到官员私吞粮食,造成灾民死伤惨重一事,太子请旨亲自押送粮食前往益州。
皇帝未允,京城距离益州数百里之遥,途径多个州县,说不准就会有危险。
可太子的态度十分坚决,皇帝也只得压后再议。
一下朝,谢继安心情不算明朗地回了东宫。
虽然皇上在朝上否决了太子的提议,但大家都知道,若是事态严重,太子又态度坚定,皇上松口也不是太远的事。
太子若是前往赈灾,时间少说也得三五个月,太子妃跟太子的关系却是降至了冰点以下,完全没有过展。
刘嬷嬷已经不能指望她家太子妃了,真照她家太子妃的速度,猴年马月她才会跟太子你情我愿。
而且也正逢这次太子主动请旨要前往赈灾,刘嬷嬷就更急了,她私下买了合和散,掺入了酒中,又以太子妃的名义请太子用晚膳。
太子妃一直都十分依赖刘嬷嬷,虽然心底觉得这段时间很自在,却还是坐在寝宫等着太子回来一同用膳。
太子一整天都在书房与裴少傅争论这次请旨的事情。
裴濂并不赞同太子亲自前往赈灾之事,先不提路途遥远是否安全,就单说以太子的身份也不用亲自前往益州,只需派一位朝臣前往即是。
可谢继安却比裴濂看得清楚,朝中都已连派了两名朝臣前往赈灾,都被牵连进了私吞粮食的案件之中。这里面的名堂想必颇深,派再多的朝臣前去,可能都是枉费。
而且这里面,总让谢继安感觉有异,好像是有人用一根绳子牵着,最后的目的还是引他前往益州。
这只是种直觉,但谢继安相信自己的直觉。
裴濂劝不下太子,只得忧心问道:“那太子可敲定了护送人选?”
“本宫奏请了父皇,于半月前就充填了护卫人选,少傅不用担心。”谢继安说道。
裴濂却皱眉,“这么仓促?可否查清楚身家清白?”
“一一核实,而且身手都不错。”这让谢继安也十分满意。
“那护卫的人数是否还需从沈家军借调些?”半个月的时间招募,还身手不错,肯定人数不够。想到此,裴濂就准备依心中的想法去办。
“倒不用再去沈大将军处借调人力,这次招募的护卫人数,足有两百人之多,而且全都身家清白,虽然有些人身手略差,但却比巡常侍卫要强很多。”谢继安解释,说到半个月前招募的人手,谢继安本来还有些怀疑会不会有奸细,但经过这段时间的仔细调查,全都是身家清白,并无异常。所以他才会如此放心,这次前往益州,有这两百人随行,就算途中有何风险,他的安全自然无误。
听太子如此肯定,裴濂这才放心,公事过后,自然与太子闲情逸致地下了两盘棋。
直到日落时分,刘嬷嬷隔着书房的门请见太子殿下,裴濂才起身告辞。
而太子殿下的好心情在看到刘嬷嬷时,完全的隐没了下去。虽然脸上还很温和,但如果此时谢继宣在的话,一定会看得出,太子殿下的心情其实并不好。
虽然比不上每次太子见到他时,心情那么糟。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