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当时便被捧的晕晕乎乎,而那野猪在吃了一顿栗姬所产之物后,扬长而去。窦太后后闻此事,也大力褒奖了郅都一番。至此,刘启与窦太后更待郅都于旁人不同。
郅都这人有个毛病。在他看来,皇家的威严大过一切,废太子刘荣居然侵占皇家祭庙之地,实在是罪不可赦,若他不是皇子,诛九族都不为过。
刘启立召刘荣入京,刘荣刚刚到了长安,便被拘入牢狱,连父皇刘启的面都还未见,便在牢狱中‘畏罪自杀’了。
消息传来,刘启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没多难过。王娡和刘嫖更不用提。刘荣的兄弟都不敢为其说一句好话,一时间俱沉默不语。
整个汉宫,唯一能表现,敢表现愤怒之情的便只有窦太后一人!
窦太后是一个妇人,但她更是太后。她一生尊崇黄老之术,郅都的阴谋岂能逃得过她的眼睛?先前是被蒙蔽了,可如今,她得知刘荣之死后,便勃然大怒。
窦太后若是爱一个人,便会爱的惊天动地,恨不得将一切都给他,可若是恨一个人,纵然他逃到天涯海角,她都能将其收割性命。
前者,她给了梁王刘武,后者,她便给了郅都。
郅都连夜逃出长安,刘启为其掩护,可这一切的一切,在窦太后眼中都不能算什么:她命人秘密调查郅都,收集其罪证,再组织大臣弹劾,然后将刘启叫来,让他处死郅都。
七月,郅都腰斩于菜市。
而此时,梁王刘武却在非春秋之季入宫朝觐了。
王娡心头一紧,立刻派人请了刘嫖来宫,她需要求个稳妥,明眼人都知道,梁王此来,是奔着太子之位来的。
----
果真,梁王刘武一至长安,窦太后便治宴让刘启同刘武一同来吃。
席间,她便问了刘启:“阿启可还记得当日曾许诺老身的话?”
刘启心头一紧,却见窦太后盯着他不眨眼,便只能道:“记得。”
窦太后方笑了:“安车大驾,当以梁王为寄。”
安车,乃妇人出行时的车架,窦太后在此暗喻自己。大驾,用在此处的意思便是:她死去。以梁王为寄,便是要将刘武托付给刘启。
这是在逼着刘启将太子之位摘了,交给梁王了。
刘启如何敢应?
这窦太后是在为难他啊!
紧盯着刘启表态的窦太后此时还不知道,便是因此,刘启同刘武间的隔阂越大,终至不可修复。
得知长乐宫前殿之事的刘嫖立刻让王娡出面,顷刻请袁盎入宫。
王娡知道轻重缓急,更知刘嫖不能出面,便一力担下此事,袁盎入宫。直入长乐宫前殿外求见,言及是有军情要奏,这才让刘启脱离了困境。
次日,袁盎带着十余名大臣抱着竹简史册求见窦太后。
他见了窦太后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听闻太后想以梁王为帝,那请问太后,梁王百年之后,帝位复与谁传?”
“自然是十皇子彻,”窦太后毫不犹豫立刻答道,“我让梁王为帝,不过是因为十皇子还小,等得起,帝位自然还应该给十皇子。”
不得不说,窦太后果然是感情用事,被爱子之情蒙蔽了眼。竟想出了这等可笑的法子来。
袁盎心头有了谱,便问太后:“我大汉立国之初,效仿的是周还是殷?”
“自然是周。”
“太后当知周立太子之规。”袁盎道。
“周法:太子死,立嫡孙。”
窦太后侃侃而谈,她是个明理之人,被袁盎这一剖析,心头那原本属于妇人的感性渐渐离去。
袁盎挺直了身,便娓娓道来:“太后定然知道春秋之时,宋宣公不守周法的下场,宋宣公死前曾言: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可当宋宣公死后,传位给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死后将王位要还给宋宣公的儿子。结果穆公的儿子却言: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于是便杀了宋宣公之子。宋宣公之孙便为父报仇。宋穆公之孙便杀宣公之孙。宣公嫡孙则杀穆公之孙……日日复日日,宋室祸乱五世不绝。”
窦太后冷汗潸潸:她一直觉得要给小儿子最好的东西,小儿子年龄大了等不起,便在刘彻之前过一把皇帝瘾也是好的。可如今听了袁盎一席话,如醐醍灌顶--帝位之传,规矩万不能破。否则,或要遗祸子孙了。
自此,窦太后再不提要刘启传位梁王刘武之事。
而梁王却在得知袁盎之言后,心怀不忿,多次使亡命之徒刺杀袁盎。
终于,袁盎死,而袁盎死后,刘启心头对梁王隔阂更深。
一场轰轰烈烈的调查袁盎死案开始了,最终,梁王被发现藏匿了罪人在宫廷之中。窦太后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形容枯槁。
她的长子为了让她重复笑颜,便假意原谅了小弟梁王之为。
只是两年后,梁王刘武薨逝,死因:抑郁寡欢!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