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是秋老爷出殡之日。
秋家远近亲邻都在山庄大门前聚着,只看棺木被抬出灵堂。秋家长子早逝,故而跪拜之礼只能由秋亦代劳。
他虽满心不悦,可也无法推脱。众人便瞧得那面无表情的秋家三公子扶着棺款步朝门外而去,两旁秋月秋恒失声痛哭,府上下人大放悲声,细碎的黄表纸纷纷扬扬。
秋老爷的安葬之处原是选在山庄附近,但临终前他忽然又改了主意,于是只得把棺椁抬至常德城城郊。
今时天色阴沉,长街之上,见那灰色幡幛在前引路,鸣锣喝道,一行人披麻戴孝,并有小厮仆役在那路旁设香烛纸钱祭拜。
知晓这是明月山庄秋家老爷的灵柩,路人远远瞧之就让开了道,在一旁看着小声议论。
正在这时,恰巧那前面又有几人抬着数口大箱子往此处行来,那箱子雕琢精致,上挂有两段红绸,边角还镀了金,见得前头有人扶棺,几个壮汉的忙把东西移到一边儿,等其过去。
秋亦刚自那旁边经过,耳边却忽的听人低低道:
“看这嫁妆,是谁家娶媳妇儿呢?”
“你还不知道呢?”说话的是个妇人,“因说是江陵知府嫁小姐,这几口箱子还算少的,大半的前些天就往常德运来了。”
“啊哟,那可真是壮观。”另一人叹道,“生的好就是好福气,我就从没见过这许多嫁妆。”
“可不是,听说那边欧阳家的二爷也要娶新媳妇了,昨儿还派人来问有没有多的麝香。”
“欧阳家的二爷?他夫人不是前年得病没了么?”
“是啊,这回据说娶的还是北朝的哪个官家小姐呢。”
……
“三少爷?三少爷……”
秋亦微微一愣,回神来看他。
“怎么?”
朱管家甚是担忧地望了他一眼:“您没事儿吧?”
“没事。”他淡淡收回视线。
见他口气冷清,朱管家也不好再问,只把一叠红包放到他手里。
“一会儿到了坟上,且记得把这个分给那几个抬棺人。可莫要忘了。”
“知道了。”
他伸手,将那红包接过来。
天冷风凉,吹得手上微寒。
陈二嫂把那窗户关了,转身塞了几个红包在听君怀里,吩咐道:
“咱家不富裕,可这打点用的银两还是需要的,入了洞房,听那喜娘说完话,就给一个给她;余下的你只管发给欧阳家的丫头。”
听君红着那细绢缝的红包,心不在焉地点头谢道:
“舅母费心了,这些钱,我会还的。”
“诶,还说什么还不还的话。”陈二嫂笑吟吟道,“你照顾好自己就是了。”
欧阳家那边多给的礼金她自是没好意思说出口。
陈二嫂拍拍她肩:“你若没事,去试试那喜服看合不合身。”
“不用,我试过了。”
“那就好,明儿得早起,记得今晚别熬太久。”她又吩咐了两句,便出门忙活自己的去了。
听君仍旧在镜前坐了,那风搁着纱窗,打得树梢唰唰作响,明天大约会下雨吧……
她这样想。
殊不知屋外树上,有人抱着一坛子烈酒在那儿坐了很长一段时间。
昔时闭着眼睛正往嘴里灌了一口,不想还没喝个尽兴,那酒坛竟就空了,他趣意了了地自树上下来,慢悠悠往街上去买酒。
不想还没走出巷子,迎面就撞着个人,听得他“哎哟”一声叫,声音似乎有几分耳熟。昔时却也懒得回忆,偏身一让,接着往前走。
“咦,这不是君兄么?”
昔时迷迷糊糊皱起眉来,盯着那人看了好久,才认出相貌。
“哦,白大少爷。”他懒懒勾起嘴角,“真巧啊。”
白涉风本想说几句话调侃,忽的发现他表情有些异样,手里又提着一壶酒,不由奇怪道:
“怎么,一个人喝闷酒?”左右又没见着听君,他抓抓耳根,迟疑道:
“云姑娘呢?”
“她?”昔时冷笑道,“你们不是不高兴我跟着她么,眼下不是正随了你的意。”
听他这话颇有些自嘲的口气,以为是还在为那天和白琴争吵生气,白涉风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哪儿的话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小琴的脾气,说话口没遮拦的。”
“是么?我觉得她的话也没说错。”昔时靠在墙上,叹了口气。
“我这就是报应。”
“有人宁可嫁一个素未谋面的,都不愿跟我走……我到底是有多不堪?”
白涉风细细揣摩这话,蓦地看向他:“云姑娘要成亲了?”
昔时淡淡一“嗯”,拎了酒坛慢悠悠从他身边而过。
“君兄。”白涉风赶紧拉住他,思来想去,这人虽品行不好,可对听君倒是一片真心,光这么看着他都有些不忍心。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