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重生之熙宁大帝 > 第三十三章 :启航美洲

第三十三章 :启航美洲

内阁的三大辅臣更是抱着赵兴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泣,誓死不让赵兴走。赵兴道理讲了一大堆,完全没有用。内阁的决议是派一个大将去就足够了,弄得各军将领也跪在宫门口请愿。

然而,赵兴不为所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要做什么,赵兴都非常清楚。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怎么能假借于人?苏轼、李常、种谔三人的失败,已经让赵兴认识到,这样的事,别的人无法代替。

黄元三七八七年,公元一零七零年,熙宁三年,四月初八。

经过了一个多月准备的美洲远征军就要起航了。在黄浦港,船队装上了最后一批食品。赵兴与要远征的五百名将士跪在了地上,每人都亲手带上了一罐子泥土,因为没有人知道是否还能回来。就算埋骨他乡,也要用一把故土压坟头。

追随赵兴的人有一直跟在身边的李向安,精通海战的海卫军指挥使白波浪,精通远洋航行的龙卫军军师李战马,不肯离开赵兴半步的保镖铁卫军指挥使刘奇,龙卫军两大猛将高飞、牛再高,海卫军两员大将胡志海、何秋水。

在黄浦港,赵兴对船只进行了启航去神秘未知远方之前的最后检查。他像一个为自己的乐器调弦定音的乐师,爱护而忐忑不安地一遍又一遍检查自己的船队,虽然他已经在一个月里无数次检查过了。从龙骨到桅杆梢头,每一根长木、每一块木板,赵兴都要亲手敲敲,看是不是结实;每一根缆绳,每一个螺栓,每一枚钉子,他都要进行检查。用新做的结实的粗麻布做的风帆,上面印着中华帝国神圣的青龙日月旗。锚链和缆绳全是新的,非常结实,金属部分擦得闪闪发亮,每一个小部件都配制得很精巧,一丝不苟。

远征的海船一共五艘,都是大海船。可装载两万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一千一百吨。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风浪强的优势。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头桅高八丈,共装帆一百一十幅。全船分作三舱,中舱又分四堂。这种隔舱防水设备是卫国学府的新发明。诚然,这些大腹便便、胖的发圆的帆船航速不快,恐怕不适合做战船,但是它们船体宽阔,吃水量大,因而容量很大,安全可靠;即使遇到世界上所能预见的大风浪,它们也能经得住风暴的猛烈袭击。五艘大海船上还装载了五艘小海船和十五艘内河小船,以备不时之需。

赵兴分别给海船命名为:上京号、胜利号、前进号、美洲号、高产号。分别有由白波浪、胡志海、何秋水、李战马、高飞任船长。

远征军的配置是:五十名黄金火骑兵,一百名火箭炮车兵,五十名山地步兵,三百名海卫军。每艘海船上都装备了一台七梢炮,一百台火箭炮车,三万筒火箭,三千颗霹雳弹。另有十万颗钉子、五千把剪刀、五千套衣服战甲、五千个榔头、五千把青龙刀、五千副风帆、五万石大米、五万斤腌肉、一万袋面粉、一千袋食盐,还有笔墨纸砚、石油灯、镜子、缆绳、各种蔬菜、各种水果等。为了吃到新鲜的食物,船上还养了鸡鸭羊,开了一小块菜地,专门种植蔬菜。茶叶和烈酒也是必带之物。

为了修补船只,更是装载了两千多根上好木料。当然也没有遗忘各种必要的工具:钳子、锯、钻、螺丝钉、铁锹、锤子、钉子和镐头。船上还堆着几十把大鱼叉、几千个鱼钩和鱼网,供途中捕鱼之用、除了携带的大米之外,鱼将是将士们的主要食品。照明用品也作了长期准备:船上有两百盏石油灯,两万多根大蜡烛。必要的航海用具同样也作了长期打算:罗盘、罗盘针、沙漏计时器、星盘、扇形齿轮、星座一览图等。

卫国学府还专门研制了一种淡水制造机,采用很厚的白琉璃,通过蒸煮海水,汽水在白琉璃上凝结,产生淡水。

几乎所有能带的东西和必带的东西都带得很充足,至少是三年的用量。陌生而未知的大陆,蛮荒的世界,这些东西都不是金钱和鲜血能够得到的。任何一个忘掉的备件都有可能让整个远征军全军覆没。

远征的路线是穿过太平洋各个小岛,最后在中美洲登陆。内阁不放心,要远征军沿途留下线路标记,后续的大军会陆续跟上,在各个小岛上小规模屯田设立补给站,为远征军返航作准备。万一遇到危险,也可以退回,至少能给后面的大部队搜救的机会。

黄浦港口上,文武大臣、商人百姓、学府师生、各军将士,都来给远征军送行。港口之上,人山人海,赵兴挥手告别。

“陛下执意要去,臣妾也不阻拦,望陛下好好照顾自己。臣妾与孩子等着陛下凯旋。”向皇后说完,却是泪流满面。

“朕远征后,你就回汴京吧!上京皇宫太冷清了。这里有一封信,替朕转交皇祖母。”赵兴抹去向皇后脸上的泪水,淡然说道。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