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解释下来,朱元璋说得都有些口感舌燥了。
不过看丹墀之下朝臣们有的皱眉思索,有的闭目回味,有的连连点头,心中不免升些许得意。
任这些人平素自诩学识渊博,此刻还不是要对自家大儿的良策仔细琢磨。不过想想也是,个中弥补缺漏的手段不仅新颖而且务实,又岂是这些久不入乡野的朝臣们所能想明白的。
朱元璋等了约莫一刻的功夫,见朝臣们依旧苦苦思索,却也失去了耐性。
“诸卿以为,此策可有补充的?”
补充肯定是要补充的,毕竟他听到的也就这么多。但他讲述的内容,短时间内施行肯定是没问题的,就算有差错,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不管是胡惟庸,还是颜希哲,又或者是宋濂,方才都听得入了神,哪还有心思想查漏补缺的事情。
朱元璋这么问时,大殿内依旧一片寂静。
这等完善的章程,本就不是他们想出来的,更何况只是听了一遍,如何能短时间内为其增光添彩。
“不尽之处,尚待参详。不过微臣倒是恳请陛下准允,廷议后让微臣抄录一份,作为国子学和文华殿教授的材料。此外,还望陛下告知微臣此策是何人想出,微臣愿为此大才扬名。”
宋濂是个惜才的人。
朱元璋口述的策论中不少想法相当老辣,甚至对底层官吏和受灾百姓的心理都把握得相当精准。能够有这样洞悉全局透彻人心的能力,如果入得朝堂,凭借此番功劳,绝对是大明社稷之福。
宋濂暗暗看了胡惟庸一眼,心中暗暗升起一个念头。
这绝对是一个厉害人物——甚至,会是一个比杨宪还要厉害的人物。到那时,朝堂上一家独大的形势又会产生新的变化。
全然不知宋濂所想的胡惟庸,颇为识时务地应和着。
方才抬头看向朱元璋的时候,这位八面玲珑的宰相可将皇帝脸上的得意看得清清楚楚。
他的心思难免会认为这是朱元璋绞尽脑汁想到的办法。
眼见这段时间朱元璋对自己有了防范,胡惟庸不得不通过种种小动作来重新获得信任。
如若不然,失去今日所有的权势,他胡惟庸还能继续如此威风八面么?
眼见朝臣们跟随宋濂和胡惟庸的脚步纷纷向自己道贺起来,朱元璋嘴角都快要咧到天上去了。
目光扫过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猜测的徐达与冯胜,朱元璋笑眯眯地看着殿下所有人:
“哈哈,不想咱那大儿,居然还能让宋学士称赞一声大才。”
看到揭破谜底后面面相觑的朝臣们,朱元璋忍不住又大笑了两声:
“起居注,早朝后让书吏们多抄录几份,给各部与宋学士他们送去。记得给咱也送一份过来,如此良策,当得咱多多品味。”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