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一个突然冒出的传言开始在京城官场之中飞快散播。传言中的一对主角,赫然就是此时大明王朝最有权势的两人--大明新继位的天子崇祯与权倾朝野的东厂厂公魏忠贤。而且,当有人细究这条传言的出处时,赫然发现这条传言竟隐隐与大明内阁有关!
虽然这条传言的内容亦真亦假,似是而非,让听到之人如坠五里雾中,但一条传言牵扯到了大明最有权势的三方,大明官场中便无人敢对这条传言掉以轻心。而且,对于这条令人侧目的传言,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九千岁’魏忠贤,甚至内阁的诸位阁臣都无一人站出来澄清,这便让人越发重视起来。
这条虚无缥缈的传言中,不少人都隐隐的感觉到了一点--曾经备受先帝恩宠的“九千岁”,在新皇崇祯面前似乎已经风光不再,而内阁中的那些阁臣们似乎也想借着新皇登基的机会有所作为。很快,一股看不见的暗流,便开始在大明朝野间之中汇积涌动。
。。。。。。
京城西南的永定河古称?水,是京城周边最大的一条河流。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直隶京师后,于天津卫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由于永定河的河水中挟带有大量泥沙,河水浑浊,所以又有浑河、小黄河等别称。也正是因为河水中泥沙的原因,致使河水频繁改道,泛滥迁徙无常,民间便又有无定河之称。
而就在永定河多次改道的遗存地,经过多年河水、雨水和泉水汇集,逐渐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又因这片水面位于京城之南,所以便被京中之人称作‘南海子’。
‘南海子’水源充沛,环境秀美。在这里,树木葱葱、青草茵茵。鱼虾成群,久捕不减;雁鹤鸥鹭,夕落昼飞;獐鹿豚兔,成群成对;四季景色迥异,朝夕气象万千。曾有本朝的文人墨客将京城及周边的景色汇集成“燕京十景”,而其中的“南囿秋风”便是由南海子秋季盛景而来。
‘南海子’离京城只有区区二十几里,因此,这处位于天子脚下皇城附近的自然钟秀之地,便被辽金元三朝定为皇家猎场。到了明朝初年,成祖迁都北京之后,于永乐十二年,把位于南海子的元朝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建成了大明的皇家猎场。宣德三年,宣宗皇帝更是派遣军队在其中修建了行宫、庙宇和二十四园。并且围绕着四周修砌了一道一百二十余里的围墙,将整个南海子圈成一座巨大的皇家园林。从那以后,大明的帝后们每年都要到此处的行宫之中去游赏风景,捕猎作兴。
在这座皇家园林之中,有一座巨大的由黄土堆积而起的高台。据传这座高台就是修建于元代的晾鹰台。
而此时,在这座晾鹰台上正旌旗翻卷。高高的土台四周,一只几万人的军队在将官的带领之下,正挥旗持戈撒汗操练。
一杆朱红色的大纛矗立在台子的正中,旗子之下摆放着一张宽大的帅案,一名身材魁梧的老人,正微眯着眼睛,端坐在帅案后的太师椅上。
这名身穿锦衣的老者赫然就是,此时正在京城流传的那个传言中的主角之一--提督东厂的九千岁魏忠贤。而在台下操练着的军队,则是那只著名的净军—一支全部由阉人组成的军队。
鼓乐呼喝之声忽而嘈杂忽而齐整,众多的净军士卒挥汗如雨。而帅案后的魏忠贤面无表情沉默不语,此刻他的思绪早已像天边的那一丝被风吹动的云气,飘飘荡荡毫无着处。
突然,一个年轻的太监急匆匆的跑上高台,他抢前几步跪在魏忠贤的身旁大声说道:“爷爷,王体乾王公公来了。”
魏忠贤微微皱皱眉,“他来了?”稍稍想了想说道:“好,让他上台来。”
“是。”那个年轻的太监麻利的回了一声,一路小跑的下了高台。没过多久,瘦小干枯的王体乾就在那名年轻太监的带领下,快步的走上高台。
魏忠贤并未理会已经走到附近的王体乾。他猛地站起身子,绕过帅案,径直来到土台的边缘,向一旁的一名身穿铠甲的军将轻轻一挥手。那名军将俯首听命,随即,土台上旗帜摇动,台下军卒随着旗号,游走如龙。
魏忠贤用余光看着来到身边的王体乾,大声说道:“老王,你看杂家的净军操练的如何?”
王体乾用手挡着口鼻,眯着眼睛看了看,说道:“千岁操练有方,气势惊人。”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