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和珅三岁那一年,他的生母嘉式在生二胎和琳时难产身亡。等和珅到了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因病故去,因此他成为孤儿。
和珅的祖上对大清立过功勋,因此和珅家在河北保定处拥有一块官封地,常年租给地主,每年可得一些丰厚的租金。同时和珅家还可世代承袭轻车都尉的世职,空吃些皇饷。
和珅的父亲常保生前曾任福建副都统,为和珅兄弟积累下些家当。但因为和珅与和琳年幼,这些家产全由继母伍弥式代管。
清雍正七年,清王朝为教育清内务府三旗子弟,特在皇宫西华门武英殿旁开设了咸安宫官学。学校中的教书老师全是朝中翰林,不仅开设经、史、子、集等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满、汉、藏等多种语言。学校中的学生均来自满洲贵族,每年只从八旗中各招选十人,共八十人入学。学校虽不收费,只让学生自理食宿,但此贵族学校中食宿费用极高,绝非寻常人家所能驾驭。
和珅和弟弟和琳作为正红旗子弟,自幼便被选入到官学读书。但经近十年的学习,和珅家败相愈发明显。为节流,伍弥式已经将家中佣人散尽,吃穿精算,但仍感日子捉襟见肘。伍弥式曾多次劝说和珅,让他从咸安宫官学中退学,找个差事替补家用,也好全力供和琳读书。
和珅曾亲眼见证了家庭由胜慢慢衰败,他心中一直立志要光复家族荣耀,他心里清楚他想要完成自己的心愿,只有通过苦读,而且他也坚信,只要他在咸安宫官学中保持优异的成绩,总会有天出人头地。所以他坚决反对继母的意见。
但是,家中日见窘迫,和珅为维系现有生活,他只能四下借钱,但借了几次后,见父亲生前好友都恐他登门,自己也没脸再张口。此间咸安宫官学的主事英廉曾出银两资助过和珅,但也只解得了燃眉之急。于是和珅决定将祖上的官封地变卖成一百两银子,饮鸩止渴。为变卖官封地之事,伍弥式常与和珅吵闹。
英廉叫和珅起身,并让和珅一同入席。和珅小心翼翼地绕过卢见曾挨着布止坐下,身子端得挺直,眼睛一刻不从英廉身上离开。
英廉端起酒杯,与布止道:“我先谢过小先生了?”布止假装未看到英廉提酒,一筷子夹起一块大肉,简单地咀嚼几下,吞入肚子,心想:“我可得先垫垫底。”然后才跟英廉赔礼道:“大人,你看我这事……我没看到。来,我先自罚一杯。”
英廉饮完酒说道:“我听卢大人说小先生现下住在他家,住得可还舒坦?”布止答道:“我可不是因为卢大人在这,我恭维他。住得太舒服了,一没臭味,二没人打呼噜,那是一个字倍爽。”
卢见曾道:“小先生住得舒服就好。但有一处,我实在为难。承蒙皇恩浩荡,我已被调回两淮任上行盐运使,不日便要回扬州。日后北京这处,只有我堂孙卢荫文。我这个堂孙性格有些怪异,怕得罪到小先生。”
布止耳朵虽在听卢见曾说话,手上却不停地夹着食物,而心里却担心着王聪聪是否有饭吃,便问站立在旁的马五:“我妹妹的饭你给解决了吗?”马五恭敬道:“方才忘回先生,小姐跟着一个叫刘全的人,去他出吃些特色。我说帮先生您赠些银两,小姐却不收,还让我转告您,让您放心。”
布止埋怨道:“这么大的事,你说你不第一时间跟我说,饿到我妹妹咋办?”又想起刚才卢见曾说的话,才想起要回,说道:“卢大人,您不用客气,我们也不能总麻烦你。昨天是因为玩得有些晚而已。”卢见曾脸上有些羞,说道:“我的意思并不是怕小先生打扰,我本意是想在我宅附近,给你租家院子。不知小先生意下如何?”
布止乐得难以咀嚼食物,说道:“这太好吧,我这也太不好意思了。”紧接着又道:“我和我妹妹俩人呢,房间够吗?”
卢见曾不好这些夸耀自己阔绰,佯问马五:“你给小先生找了什么样的院子,里面有几间房?”马五答道:“英廉大人和卢大人都有吩咐,我家吴老爷自是上心,命我找了一间宽敞的四合院,院中加上厢房共六间。”卢见曾道:“小是小了些,但只是个临时之所,小先生莫要嫌弃。”布止双手伸出大拇指,赞道:“卢大人,别的不说了,你太够意思了。”
英廉又道:“今日那些乱民来找小先生麻烦,难免他们日后再来。因此小先生需暂且将住处隐瞒。”然后又道:“致斋,可否帮我一忙。”和珅马上站起,双手合十,拜道:“愿为大人驱使。”英廉示意和珅坐下。布止见和珅从坐下后,手中虽握着筷子,但却未动用过。布止便往和珅碗里夹了些菜,和珅忙道:“先生莫要客气,我自己来就好。”
英廉道:“致斋,这些日子你先和小先生住到一处,定要保其万全,你可胜任?”和珅又站起,答道:“请大人放心。”英廉一边让和珅再坐,一边道:“此事办好,日后我还有重用。”和珅听后兴奋得险些哭出声来,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谢大人,谢大人恩典。”布止见状心想:“这种场面应该让王聪聪看看,一个人分到保护这个任务,都能荣幸成这样。”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