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卑一听,闻言也没有多大的反应,主动大规模出击蒙古这个事,各种后果他不懂,尽管对武夫来说,这是好事。
在一番大清洗之后,蓟辽总督分管的几个巡抚基本都被撤职,中层的兵备、守巡等道员也被清洗一空。由于要搭建一套与原本的文官领军制度完全不同的班子,朱皇帝也懒得去补这些官员的缺额。
现在,蓟辽总督这个职位自然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对蓟辽总督吴用先,朱皇帝暂时也没有什么地方好安置,直接大笔一挥让他也入阁。
吴用先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入阁当然是所有大明文官的终极理想,就算现在这内阁大学士含金量眼下还极低,但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皇帝,获得的可不只有骂名和虚职,只要皇帝把九边都军队都顺利整编完成,这内阁名副其实也不远。
天启二年新科的状元,文震孟在听到后,只说了一句话,“幸进小人。”
这位状元,对昔日同一阵营的大佬恶语相向之后,便主动再次递交了请辞书。
与他同进退的,还有一大堆各派系都有的翰林们。
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被丢到了一边之后,翰林院这帮有储相之称的庶吉士们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
皇帝开始不限制翰林院这种清水衙门的官员辞职之后,离职的人立刻就多了起来。只有极少数人,会愿意放低架子,出外去任一任县令,当一个亲民官。或者说,这帮蠢货里,就没有几个真正看好朱皇帝。
对于这种能力拙计的腐儒,朱皇帝是根本不在乎他们滚不滚的,反正不管他们辞职不辞职,以后也有的是倒霉的时候。
官不聊生的时代,马上就要彻底来临。
在平叛期间,朱皇帝也没闲着,他一直都在亲自审判那些勋贵,指挥查抄勋贵们的家产。
对这些勋贵,他倒也没下死手,只是给了夺爵和流放辽东的处分。这帮人在天启朝也没干过特别大的坏事,都罪不至死。不过勋贵家的家奴就没有那么幸运,有罪的一律处死。
在考虑了一番后,他还是没把所有的勋贵都干掉,保留了定国公,对这位,他只罚了一些田地,让他们把贪墨的银子上交,额度自己看着办,并处死了他们家犯了杀人之类重罪的奴仆。
定国公徐家虽不是勋贵之首,但在先前,便是英国公,也不敢在徐家面前嚣张,徐家也是大明最显赫的家族,没有之一。中山靖王徐达之后,一门一后两妃两国公,在勋贵里也是地位超然的存在。
定国公徐希,坐在书房的躺椅上,看着神色恭顺地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开口问道:“叫你准备交赃的银子,可都办妥了?”
小公爷徐允祯苦笑,半躬身说道:“父亲,已准备好了。”
“准备了多少。“
“三十万两。”
“混账!我叫你办事,你就是这般办的?”
徐允低着头,脸上露出了颇有些苦恼的神情,不一会竟流出了一行热泪,语带哽咽地说道:“陛下既已放过了咱们徐家,何必再出那般多?我家经过这么一出,已是元气大伤。”
徐希怒道:“你眼里便只有银子,不要命了么?陛下是看我们家还有点用处,才放过了咱们定国公府。这般雄才大略的人物,此番还不多出银子投效,是想让陛下记恨?”
徐允祯闻言,只得唯唯诺诺地应下。
看着这么一个儿子,徐希的脸色也是越来越不好。
本来,没有什么本事,这对于徐家嫡子来说,不是个什么大问题。但现在,显然情况不一样了。大明这位皇帝完全是魔障了,竟然觉得他们这帮与国同休的没用了,他就开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点用处。
就算无能如这位定国公都明白,自己这废物儿子,根本就挑不起徐家的担子。而自己的几个孙子,也是差不多的没用。
想到这里,徐希对御座上那位的怨恨也就更多了。不过怨恨归怨恨,他可是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
尽管明白,皇帝留着他们家,是要让南京的魏国公不至于造反。徐希也没有胆子背着皇帝做点什么,现在的东厂都让他觉得恐惧万分,不要说他觉得身边就有传说中的暗卫。
这位定国公,现在也只有每日都希望有哪个朱棣一脉的宗藩再来一次靖难,让定国公府恢复以往富贵安乐的生活。
对于定国公家孝敬上来的银子,朱皇帝自然是照单全收。
7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