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牢里呆了一会儿,云清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地牢,又想去找纪跃里,以纪跃里找人,比他会方便的多。
纪跃里的确比云清方便的多,但是眼前他也不合适动手,只能去央求父亲,谁知父亲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卓津轩连环杀人案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都闹到了京城去了,京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朝廷自然不可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谁有这个胆子接这个案子和宰相作对,又是一件难事,并不是案子有冤屈,就有人敢接,毕竟是和宰相作对,宰相怎么说就是怎么判,谁有那个胆子去违抗宰相。
作为一国皇帝,皇帝也很为难,不知道该把这件棘手的案子扔给谁?谁又能敢接。庆幸的是,案子在朝廷的第二天,京城里最为清正廉洁的沈家少爷沈正云在朝堂上主动接了这个案子。沈家一旦接受,就证明了这个案子一定会从公正处理,在京城沈家是有一定的地位,和宰相的地位堪比,祖上还获得过一枚免死金牌和一把尚方宝剑。只是沈老爷子老来得子,不想再在朝堂上管事情,便早早地退了,在家里颐养天年。谁知自己的儿子很争气,当年一举中了状元,后来生了儿子沈正云,也年少成名,在父亲的督促下,考取功臣,成了最年轻的状元,其文学功底和卓津轩相媲美。
进了朝廷之后,沈正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对待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的认真,秉公执行,从不因为对方的权势大就退缩。所以这次的案子沈正云就很坦然的接了。当然了,并非是这一个原因,想当初在京城里犯了连环案子,几位才子接连被害,更有官员家被烧,虽然当初有人来自首,但是沈家沈正云的父亲并未让这个案子这么就过去,只是没有证据,所以没办法要求重新审理此案,谁曾想宰相会在暗地里调查,意外被沈父得知,就这样,沈父悄悄地按照宰相的线索查下去,果然没多久便破了案子。起初沈父在等待宰相秉公办理,没曾想等来的消息竟然是驸马从宰相的手里接过了这个案子,连夜赶去锁月城寻找凶手去了。
这时沈府已经明白这是宰相和驸马达成协议,让驸马寻找替罪羔羊去了。能在锁月城背黑锅的仅有一人,那人便是卓津轩。
沈父曾经去过锁月城,对卓津轩的为人有些微的了解,就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书生,当然了他也不否认卓津轩有这个本事,再到后来卓津轩进京和六皇子沐虔沣之间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对卓津轩的为人从侧面算是更加深刻的了解。想当初,沈父对卓津轩中状元抱有很大的希望。却偏偏为了儿女情长,留下了遗憾。沈父当时也感慨沐泽国白白的流失了一个有用之才,特别是在看了卓津轩写的文章之后,更加遗憾。
原来当初卓津轩参加科举时,并未没有动笔,相反他动笔了,写了一篇极好的文章,可惜的是,这篇文章是写给后来的驸马的,文罗公主的请求是希望卓津轩能放弃参加考试,而那位未来的驸马在私底下找过卓津轩,希望卓津轩能帮助自己中状元,也将自己和文罗公主的恋爱史添油加醋的讲了一遍给卓津轩听,为了文罗公主,卓津轩动了恻隐之心,便失口答应了他的请求。
卓津轩为驸马写了一份答卷,自己则是交了白卷,这样便不会有人在笔迹上发现端倪,当时他们二人又都是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紧靠着彼此,位置就是领座,很近,因此许多的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
偏偏也因为这一场考试,相当于毁了卓津轩的一辈子。发榜之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卓津轩落榜,远远落后,一点都没中,只有沐虔沣感觉得到这里面有猫腻,可是卓津轩在他回来之前已经率先做了选择,他也没有办法。
直到现在沐虔沣都深刻的记着卓津轩对他说的话,“我来京城并不是为了高中状元,单纯的是为了多年前的那个承诺,既然对方已经忘了,那么中不中举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初卓津轩并不是为了自己才会来科举,单纯的是为了文罗公主年幼的时候许下的诺言,才会来的,谁曾想早已物是人非,便选择伤心离开。
若说沐虔沣是卓津轩为了一段感情伤心欲绝的见证者,那么沈老就是因为沐泽国又失去一个人才的旁观者。当初他有幸参与改卷,不过并非是一审,而当时卓津轩刚来京城,他恰好见过卓津轩的字,因此一眼便认出了那份答卷上的字是卓津轩的,并非是现在的驸马的。
在朝堂之上,沈父有意提及此事,在状元殿试时提出此疑惑是最好的时间,谁又能想到文罗公主一个女眷,居然闯入朝堂说非状元不嫁。沈父只好放弃,毕竟在这时候不给皇帝面子,谁都知道下场是什么。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