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穿梭1368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试射

第一百七十一章 试射

1371年4月,距离陆远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三年,终于在这十四世纪制造出了第一支步枪和第一门火炮。

乔纳森史密斯昂首,站在远东军工厂的大门口迎接着陆远一行人的到来。

“亲的先生们,女士们,请许我向你们呈上我和众多工匠共同努力的结果。”乔纳森说着话,掀开了桌面上覆盖着的邦尼蓝旗,露出了同一尺寸,同一批次,程光瓦亮的十支17.7mm口径,七线型军用燧发滑膛步枪。

“哇,真被你们做出来了!啧啧啧!”除了施成最近一直往返于军工厂,其余所有人都没见识过真正十四世纪建造的燧发枪,陆远拿起一支,贪婪的抚摸着。

“陆,试试吧!”

陆远从乔纳森手里接过圆柱状纸弹壳咬开弹壳末端,将铅弹含在嘴里;竖起击锤,向药池内倒少许火药;合上火镰,将弹壳内的火药全部倒入枪膛;把铅弹吐进枪膛,将纸弹壳揉成一团塞入枪膛作为弹塞;用推弹杆将弹药一推到底。深呼一口气,扣动了扳机。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黄黑色的诡异烟雾几乎完全笼罩住了陆远的周。

“咳咳,咳咳咳咳!”陆远被黑火药呛的咳嗽几声,感叹道:“妈呀,真他娘刺激!来,我再来一发!哈哈哈!”

“嘭!”又是一声巨响。这次陆远学乖了,忍住了呼吸。

等烟雾消散一些,陆远才长出了一口气,对边举着望远镜的施成问道:“呼~~~怎么样?中了吗?”

“成绩不错,一发五环,一发七环。”

枪靶位于一百米外,相当于一百五十步左右。两发都未脱靶,陆远乐的合不拢嘴:“哈哈哈,乔纳森你立了一件大功啊!到底是有技术的,一百米以外能够不脱靶对于滑膛枪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接着李文斯顿和李灵珊、郑纪都各自试着开了几枪。其中李文斯顿试的三枪成绩最好,分别是两发五环,由于调整了击高度,最后一发打出了三环。李灵珊试了两发,分别是八环和六环。最倒霉的郑纪,三发全部脱靶。

施成举着望远镜笑弯了腰:“小郑头,你这个击方法不对啊!哈哈哈哈!三发全部脱靶,还不如我们家灵珊,臭水准。拿一支回去没事多练练!哈哈哈哈!”

乔纳森笑着说道:“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技术!”随即吩咐人将标靶挪至两百米,举起枪调整好呼吸。

“嘭!”

完一发,随即将枪往桌子上一放,抄起了第二支已经提前装填完成的枪又是一声“嘭!”这样的动作重复了五次,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连开了六枪!

除了第一发有良好的视线和调整时间,之后的五次完全是在烟雾朦胧下,凭着感觉进行的击。

“三发八环,一发两环,两发脱靶!”施成大声喊道。

陆远等人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根据1817~1818年的梅斯实验结果表明,法军普通滑膛枪面对200米距离上,边长两米、五人大小的正方形标靶,使用常用的1/20法磅弹重子弹,只能获得了21%的命中率。而现在摆脱了小作坊式的手工铸造,借助机械批量化生产出来的枪支,在200米的距离上,竟然六中四,能有66%的命中率。这种傲人战绩如何能不叫人欣喜。

“你们只看到了命中率吗?就没有发现乔纳森的击模式吗?短短半分钟不到的时间,击了六次!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模式。”施成破有深意的说道。

“施头,你是说我们改变三段吗?”李文斯顿狐疑的问道。

乔纳森笑着摇摇头:“我们现在采用纸包装的整装子弹,在训练有素的士兵手中,理论上能每分钟击3-4发,但是在战场环境中,考虑到士兵的紧张绪,每分钟能发2发,我个人已经很满意了。加上切换队列的时间,三段能平均十五秒发一轮,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实际上因为这些复杂的动作造成的过于紧张而重复装填造成误伤或是炸膛的况更是多见!所以我认为在初期,采用两排齐更好,第一排跪,第二排站立,然后与后队互换!降低频率但不降低火力密度,只不过每个纵队再多增加一名军人而已。从三段的三人,增加到四人,采用2-2击。”

陆远其实并不在乎是采用三段还是两排齐,又或者是三排齐。但是对于乔纳森把手下的士兵当人看,时时刻刻为那些大头兵考虑这一点感到很满意。感激的说道:“谢谢你,乔纳森!”

乔纳森脸一红,似乎还有些害羞:“这些燧发枪还只是试验品,我正在研制击发滑膛枪,这样才能不怕雨水或者潮气,能保证全天候作战能力。哈哈哈哈,走,我们一起去看看新铸的火炮。”

跟随着乔纳森的脚步来到了军工厂外的一处空地,三门火炮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其中一门是铜铸带炮车的十二磅大拿破仑,另两门分别是12磅和24磅铸铁加农炮。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