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有微尚,
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
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
携手凌白日。
声已歇,琴箫静,胸前只有白云,耳边只有山风,头上只有时隐时现的白日……过了半天,才猛然响起一片欢呼之声。大家围着李白欢跳半天,收拾收拾,继续乘兴向上攀登。
李白第一个跃上金顶,没看到他要找的浚悟和尚,不免有点失意。可马上被眼前的万千景象震撼了,站在舍身岩前,蓝天仿佛伸手可及,浩瀚无际的白云就在岩下翻涌,一座座山峰恍如一个个青葱的孤岛,云海呢,一忽儿棉絮平铺,一忽儿波浪翻卷,一忽儿拥聚如山,一忽儿集作一蓬……李白有点后悔:刚才那首诗留到上边来吟多好!
大家不便过久逗留,只好下山。走走停停,行到卧龙庵的时候,吴婉儿和月圆都有点走不动了,只好再坐下休息,一边品评周围的景色。
大家正忘情地说笑着,李白猛然站起,大家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西面山坡上走下一位僧人,黄色的僧衣后面背着一张棕色古琴,脚步轻捷,由一块岩石跃向又一块岩石,不一会就来到近前,看去四十左右年纪,也如李白一样,长着一双慑人的虎目,光彩照人,胡须虽然较重,但仍掩饰不住满脸的清俊之气。
李白立刻迎上前去:“在下青莲居士李白,敢问高僧就是浚悟师傅吗?”
“阿弥陀佛,正是在下,施主什么事?”浚悟当胸打一个手印问道。
李白深施一礼,把自己的来意说一遍,但未提及太乙真人。
浚悟和尚道:“阿弥陀佛,说什么南琴北剑,出家人不问凡俗事,你我萍水相逢,如果有缘,日后也许会有切磋的机会。天色已晚,贫僧在此别过。”
说着,从李白身边匆匆走过。吴婉儿把嘴一撇,刚要说什么,却见刘敢带着一伙人从庵后冲出,差点撞上浚悟,走在他身边的家伙手执钢刀,如凶神恶煞一般。
“李白!”刘敢大叫道,“今天我请来蜀中第一快刀乔天龙取你狗命!”
浚悟本来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听他这么一叫,不免停下脚步,但只是站在原地,手捻佛珠,并未转过身来。
“乔天龙?”李白倒是听说过,此人刀法确实了得,打遍蜀中无敌手,可就是贪财好利,口头禅是“学得文武艺,卖与识家子”,为几个黑钱,不知杀过多少英雄好汉。李白不敢怠慢,立刻亮出宝剑。
刘敢捂着肩伤,在李白等人面前站定,咬牙切齿道:“李白,只要你肯跪下,给我磕三个响头,也让我在你的肩头戳一个窟窿,我就饶你不死!”
李白冷笑道:“就凭你?给我跪下还差不多!”
“讲得好!”刘敢见带来的那伙人个个亮着兵器,瞪着眼睛要冲过去,用手拦住道,“先让天龙兄弟上,只要李白倒下,再消遣其他几个人也不迟。”
乔天龙早已等得不耐烦,冲上两步,挥刀就砍,李白举剑相迎,一场好杀:你青龙出水如掣电,他罡步踏斗挑滑车;你风卷残花惊人魂,他横飘玉带龙戏水……一招一式各不相让,越打越快,眼见化成两团白光,时分时合,刀剑相击,锵然震耳。斗了半个时辰,只听“刷”的一声,一片白襟飞落下来,李白使一个金蝉脱壳,见自己的袍衫缺了一角,一个流星赶月,接着再斗,勉强战个平手,不知稍一疏忽,便是什么后果。但见刀光凛凛,剑气森森,看了让人胆战心寒,李月圆不忍再看,紧紧闭上眼睛。
忽然,琴声突起,如万壑松声,铺天盖地而来。李白手中剑立即变得凌厉无比,任对方如何左翻右砍,也是招架不住。只见他随着琴声鹿行鹤伏,一个倒卷珠帘,也把对方的幞头削去一角。乔天龙一惊,伸手去摸发髻,不碰还好,手指触处,幞头散开,头发也跟着散落开来,李白“刷”地一剑,逼在他的颈侧。乔天龙眼中喷血,立住不动。
“乔天龙!从今后,再不许你助纣为虐,滚!”
李白话音未落,吴婉儿大叫一声:“李白兄,快——”话没说完,人已挡在前面,一枚飞镖已经钉在她的心窝。李白一愣神的功夫,乔天龙反手就是一刀,李白躲得再快,刀锋也抹到了左臂,鲜血立即流出。他血灌瞳仁,厉声喝道:“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乔天龙,你个恶徒,今天休想活命!”说完,一鹤冲天,“噗”的一声,洞穿了对方的胸膛!乔天龙口吐鲜血,慢慢倒下了。
刘敢吓得一边往后退,一边嗑嗑巴巴地说:“李……李白!你杀——人了!你等着,官府马上就来抓你!”说完,掉转身去,带着那伙人,屁滚尿流地跑走了。
李白顾不得伤口流血,去看已经躺在吴指南怀里的婉儿。她中的是一支喂毒飞镖,嵌在心窝,口里、鼻里皆是紫黑色的血水,见李白来到跟前,微睁双眼,免强拉住他的左手,气力已经耗尽,头跟着歪向一边。
笔者有诗吟道:
琴剑相遇正逢时,
手刃狂徒报佛知。
莫怪弟子开杀戒,
恶人除尽是悲慈。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著后手记】
本回所录李白诗原题为《登峨眉山》。峨眉山琴僧浚悟和尚也是实有其人,李白曾吟有《听蜀僧浚弹琴》一首。至于本回情节,多属虚构,欣赏可也,请勿信实。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