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一见是崔博,便停下了笔,然后起相迎,边起还边念叨:“似崔郎这般…怕是出任长吏得晚上个数载呀!”
崔博大窘…
荀爽这明明就是对崔博有意见了,此公对他极看重这点儿他也知道,但是…崔博就搞不明白,他一议郎,怎么地就得背上这么多繁琐的事物!!
“事务倥偬,荀卿宽宥…”崔博挠了挠头,小声bb。
荀爽哪儿能不知道,崔博先前就是在刘备手下干事儿,现在更是一党,忙起来那自然是连轴转。
“老夫可不只是说说!”此公忽然板起脸来,一脸严肃地对崔博说道。
崔博连忙点头,做出许多承诺,诸如“下次一定”的鸽语,这会儿是有事求助呢,得顺着荀爽的意思来~
为了讨好荀爽,崔博还问了几个关于经学的问题,荀爽听到这个就很来兴趣啊,他本就是个经学大家,当官呢…也只是应了朝廷的征召,不是好,更像是一种责任。
荀爽快乐,但是崔博并不快乐,谈着谈着崔博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关于“字典”的概念了。
字典在汉代时候有吗?答案是有的,和帝时期,许慎许叔重著了《说文》,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起源,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了。
《说文》好用否?好用是当然的,在这个时期,饱学的儒者们,都是学习过的。
崔博对着这本巨作是抱着敬畏的态度的,但是对于后世看过《新华字典》的他来说,还是有些“从奢入俭难”的感觉。
一个是当时没有反切,注音很困难,例a字读若b字…对于没有基础的人,不认识a字又不认识b字怎么办?很僵硬是不是?
崔博当时看得时候就是一脸懵的,要知道他当时已经是通了几经了,但还是会有些字不认识,每每对字有疑惑,他便会去寻卢植,好在卢植其人博学多闻,能给崔博一个合理解释…
那若是乡里稚子得乡儒教《说文》呢?谁能保证乡儒就一定是对的?误解误传难免贻笑大方~
听着崔博说《说文》有不尽善的地方,饶是荀爽脾好,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荀爽对于经学方面,涉猎可以说是极广,于训诂之学上,也略微有些研究。崔博有才华,他是听说过的,但是没听说这小子这么狂啊,不是说荀爽盲目地崇信先贤,实在是崔博的年纪太小了!
而训诂学又实在费时间,可以说,没有年纪说这话=放!
但是崔博能是普通人嘛!肯定不能呀!咳咳…作为一个经常翻阅字典的后世来者,他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就提出一个字来,比较常用的字——大,意思就可以沿用《说文》之中的,音呢,崔博提出了一个概念,声母、韵母,读作ㄉㄚ。
没有用拼音,那玩意儿对于当世来说,太太太太过新奇,根本就推广不开~而是用的汉语注音符号,崔博能记得这个,还真不算是机缘巧合,从小就喜欢翻看字典的他,对于汉语注音符号的了解,可谓是极深。
饶是如此,这还是会让一个没有接受过相对概念的人很难理解,荀爽正是如此,他正端详着崔博写得东西呢,崔博口出狂言,但后面也有举例论证,这可得好好看看哇!
一看,懵!再一看,还是懵!这就是荀爽的表现——“阿博所写何也?”
哈,这你就不懂了吧!崔博神秘一笑,然后继续给剩余三十几个符号全都写出,最后一起给荀爽加以解释——也就是分别读了个音出来,这是最直观的解释方法!
崔博解释之后,荀爽陷入了沉思,很显然,他明白了崔博的意思,但是尚需时间来进行消化和理解。
注音符号吼不吼啊!当然吼啊!在这个老师给学生解释读音能解释成“甲读作乙,乙读作甲”的时代,这个东西的好处可想而知,至少…当遇到不会读的字的时候,嘿,翻翻字典,哦…会读了!写两遍,就记住了!
一部《说文》够不够这个时代使用?说实话,勉勉强强算是够用,崔博搞一“新”注音出来,为的是什么?
往小了说,当然为的青史留名啊!这多大的功绩啊~往大了说,无论学术还是历史,都需要准确!
画面再度回到现场…
荀爽那是多敏的人啊,崔博说了一遍,他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就明白了其中奥妙。
哦…大字拆开,读作“得啊”大!旦字拆开,做作“得安”旦!这“ㄉ”就是读作“得”;“ㄚ”就是读作“啊”;“ㄢ”就读作“安”…
想通了其中原理的荀爽宛如是如获至宝一般,不断看着竹片上的内容,不断在别的牍片上写上字,来印证、诵读,得到的结论就是,非常准确!
崔博微微一笑道:“此物若是荀卿喜欢,便赠与荀卿罢!”
这玩意儿呢,他是记在脑子里的,有没有这个东西都是一样的,而荀爽的人品也很坚,他是信得过的,此公是不会贪这个功的!
荀爽自然是称谢不已,他小心翼翼地将那竹片收起,用布帛层层缠住…
崔博想起到这光禄勋寺的目的,但觉自己不容易——为了讨好人荀爽,反复绕圈子装个不同凡响的,才让此公心大好!
嗨!这可太不容易了!
于是图穷匕见,崔博提出了他的目的——“小子往豫州一行,途径颍川,素闻荀卿后辈皆是才俊,今朝廷缺少吏员,卫将军征、举荀卿子侄…不知荀卿可否做书一封?”
荀爽的子侄辈…还真不少,但是崔博后世听过名儿的好像就那么几个。
这会儿呢,天下也没有割据地那么分明,荀爽作为长辈,也没有说是吧自家后辈当**蛋,给放到不同的篮子了这么一说。
按荀爽的意思,为刘备所征,便是为国家效力,没什么不好的。
所以他也没拒绝,当即就写了两封书——一个是荀谌、一个是荀彧,他那后辈没想着隐居的、到了出仕年纪的,也就这俩了。其实荀爽的儿子也有,但是他得避个嫌。
荀爽得了崔博的注音符号,如获至宝,而崔博得了荀爽的介绍信,亦是若获至宝…
那可是被称“王佐”之才的荀文若啊!
崔博大喜过望,连声称谢,而后他就辞了荀爽,转往下家去了~
嗯…就是那个看起来和“鬼才”郭嘉很有关系的廷尉郭宠!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