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61章 孙传庭

第61章 孙传庭

崇祯年间,辽东金兵作乱,中原内地盗贼风起。孙传庭看在眼中,心似油烹。大丈夫顶天立地,当匡扶社稷,保家卫国。孙传庭向崇祯皇帝请求,要深入陕西前线,剿灭乱贼。

在此乱世之秋,明廷大部分官员都明哲保身,恨不得天天躲在京城之内,远离是非。孙传庭奋不顾身,要求亲临前线,这让崇祯皇帝十分感动。为了褒奖孙传庭这种家国一体的精神,崇祯皇帝加封孙传庭为陕西巡抚,招兵、屯粮等可以便宜行事。

说实在的,孙传庭虽然是个文官,但他确实有些韬略,是明朝末年屈指可数的名将之一。他与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等都是明末杰出的领军人物,有一定的统帅才能,差一点就能扭转大明的时局。但他与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等又都存在严重的缺点,这些人都不够帅才,根本无法与南宋时期的岳飞相比。

明末英才辈出,数百名将被历史记载。但最终无论是大明、大顺还是大西军,没有一个人能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媲美。这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而是凡一统中原的人必须有坚韧的意志、泠静的头脑、卓越的才干、远大的抱负、独到的眼光、狠辣果决的行事作风。这些优点的集合体,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当年的岳飞岳鹏举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他没有野心,不识时务。像卢象升、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等就差得更远了。

延绥一战持续了四天,李自成始终未能攻下眼前这座城池。孙传庭的阻击,击碎了李自成东进山西的计划。无奈之下,李自成移兵安定。

崇祯九年四月十一日,后金国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改年号为崇德元年;改国号金为“大清”;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礼部上尊号“宽温仁圣皇帝。”次日,清太宗皇太极率百官祭祀太庙,尊奉父亲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么长的称号谁能记得住。)庙号太祖;祖父到始祖都尊奉为王。十天后,清太宗大封其臣属。其诸兄弟子侄、诸外藩蒙古贝勒,及明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封为王。清太宗即位大典持续了约二十余天,礼仪多仿照汉制。

皇太极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好悬没有咽了气。要不是仗着自己比皇太极年轻,恐怕早就追随自己的兄长朱由校了。

崇祯皇帝有心去发兵攻打大清,出一出胸中这口恶气。可一转念,大清不打自己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敢招惹。可是什么也不做,显得自己太窝囊了。崇祯左思右想,最后决定发表一下演讲。

崇祯九年(1636)五月初十日,崇祯皇帝下诏,大赦天下。这份诏书实在太长,在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其大致的意思是:

第一,朕是秉承天的旨意当的皇帝,跟皇太极这种篡国之人不一样。

第二,朕的军队与百姓都是安善良民,之所以造反,都是因为官吏贪婪狡诈,借着灾荒,盘剥百姓,以至于百姓饥寒交迫,不得已走上造反的道路。

第三,朝廷是真心想要造反的百姓放下刀枪,安心回家务农。如果有人担心朝廷将来诱降、诱杀,秋后算账,在这里朕向大家保证,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哪个官员借机报复,朕将严惩不贷。

最后,如果有人还是冥顽不灵,执意造反到底,朕将倾全国之兵围剿,务求剪草除根,永绝后患。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