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抗日烽火 > 第三十四章 死亡镰刀

第三十四章 死亡镰刀

陈晨担心李大为被日军一锅端,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李大为虽然读书不多,但跟着熙洽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善于总结经验。

所以,他早就发现了汽车队的弊端,特别是撤退的时候,被日军打趴窝三辆后,这个弊端更加直观的显现出来了。

于是,他下令,车队化整为零。

七十多辆车,分成二十个小组,每小组三到四辆车。

第一辆车负责扫射前方的鬼子,第二到第三辆车,负责扫射街道两边的鬼子,最后一辆负责扫射后面的鬼子。

这样一来,每辆车,每一挺重机枪,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每挺重机枪的扫射角度全部缩小到九十度,但照样可以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压制鬼子。

从第八圈街垒到第四圈街垒防线,总共有三条环形机动车道。为了发挥出汽车突击队的最大杀伤能力,二十个突击小组,分别归属三个汽车突击排。

第一排由李大为亲自率领,从第五机动车道上突击日军,因为这里的鬼子最密集。

当然,第一排的编制也是最大的,足有九个汽车小组。每个突击小组之间,相距两百米。

第二排从第六机动车道突击日军,编制为七个汽车小组。

第三排从第七机动车道突击日军,编制为四个汽车小组。

这些汽车驾驶员,没有一个是文盲,至少都是高小毕业,领悟李大为的作战意图很快。

李大为一声令下,汽车突击队顿时分作三股,各自离去。

这时,日军正陷于苦战中,他们密密麻麻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寻找蛰伏在暗处打黑枪的人。

鬼子根本不会想到,之前狼狈逃蹿的汽车突击队,还敢再杀他们一个回马枪。

日军没有受过专门的城市战训练,现在又处于进攻姿态。只能一点点的从街道上,向躲在楼房中的守军进行仰攻。

李大为率领第一汽车排攻过去的时候,惊讶的看到鬼子还趴在地上,蜷缩在角落里,有的甚至以小队为单位,在向民房射击。

作为拳头部队,李大为所在的第一组,清一色的都是卡车。这种卡车,就是后世的解放牌式样。

整台车共计有八个人,火力很猛。驾驶舱可坐两人,一个为驾驶员,另一个为副驾驶员,他的任务是持手枪保护驾驶员。如果驾驶员死亡,副驾立刻顶上。

驾驶舱顶上驾着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一个机枪手,三个副手,副手配有手枪。同时还有两名步枪手,掩护机枪手。

驾驶舱顶上和车箱的左右两侧都有沙袋,可以防御流弹。

第二到第四辆车跟第一辆车稍有不同,他们的任务是射击左右两侧,保护后方,所以重机枪放在车箱上,而不是放在驾驶舱顶上。

第一辆车的副驾上,坐的正是李大为。只见他双手拿着盒子炮,警惕的注视着前方。

当看前方街道上黑压压的鬼子时,他没有急于下令开火,一直冲到差不多有五十米远的距离,才大吼一声,打!

啪!啪!

两支盒子炮几乎同时响了,站在前面的两个鬼子,一个左肋中弹,另一个左侧太阳穴开花。

接着重机枪开火了,李大力就觉得头顶像是下了钢雨,噼里啪啦的落在铁板上,声音刺激得他耳膜疼。

透过没有玻璃的车窗,他可以看到机枪喷出来的,长长的火舌。

这种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威力惊人,采用250发弹链供弹,实际射速能达到每分钟600发以上。

往往一排子弹扫射过去,能洞穿数个人体,在每个人体上都留一个大洞。如果一个人被五发以上的子弹扫中腰部,那这个人绝对会被打成两截。

倘若对某个尸体,持续扫射三五秒,那么这具尸体的主人,只能划入失踪者名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索姆河一战,德军用数十挺马克沁重机枪,一天就屠杀掉5万多人,相当于5个整编师。因而,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对步兵威力杀伤力最大的武器。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