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明末之李岩传 > 第31章董小宛

第31章董小宛

“嗯?”朱绍烱面色不愉,转向郭仲寅。

那厮吓了一跳,暗骂李岩不讲情面,急忙解释道:“世子别听他胡说,他就是逗你玩儿呢。在我们祁县,他给民团编的歌曲可好听了。”

李岩这才想起,训练的时候,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他教儿郎们唱的那首《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士兵们可喜欢呢,走到哪里都哼着这首歌,传遍了整个县城,很多人都跟着学会了,没想到这成了自己精通音律的佐证。

好吧。据李岩看来,中国古代的音乐是十分落后的,5000年的文明长河中音乐家不多,政府也不重视。中国人好像不太善于节律的东西,比如一段音乐,非洲人可以很契合音乐的舞动起来,而中国人这方面的感觉要差一些。而且中国古代也没有发明记录音乐旋律的东西,比如没有五线谱也没有简谱。因此空留下很多词牌名,曲子却丢失了。而李岩经过无数现代歌曲的洗礼,从这方面讲说他精通音律也不为过。朱绍烱一皱眉:“怎还不见董姑娘出来?”

这时两个垂髫丫鬟捧茶出,细声细语道:“我家小姐这几日受了惊吓心神不定,此刻正在梳妆,还请几位贵客稍等片刻。”

朱绍烱关心道:“不知发生了何事?难道这凝香馆还有人敢欺负董小姐不成?”

“并非如此。”那两个丫鬟摇头否认,“只是这朝秦轩有不干净的东西作怪。”

“哦?”大伙儿来了兴趣,“到底发生了何事?”

这时,忽听环琅珊珊,香风馥馥,二侍女扶一绝美少女从里屋传出来。

只见她红羞翠怯,娇靥含春。身穿时花绣袄,低束罗裙,貌如仙子,腰似小蛮,莲瓣双钩,纤不盈掬。上前与众人见礼,各叙姓名,然后道:“妾风尘陋质,貌乏葑菲,怎敢劳诸位公子殷殷垂顾。”

朱绍烱道:“小宛不必忧虑,不知是何怪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也许能找到解决之道。”

李岩一听此女竟是董小宛,立刻蒙圈。虽然知道在明会遇到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但是能遇到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还是很兴奋的,思绪陷入了对董小宛生平的回忆之中,连他们后来说的话也没太在意。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

董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另外,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有人把董小宛和伊尹、易牙、太和公、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萧美人、王小余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李岩飘散的思绪,是被一阵悠扬的琴声惊醒的,董小宛弹了一阵儿就不谈了,屋内之人无不面露惊骇。

原来隔壁的楼中也有相似的音律传出,但是那里据董小宛说却是空无一人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