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对一旁左右观望的路小娄道:“先生,他说让我们放船板接他上船。”
“那就让他上来。”
“嘭——”船板放了下去,那穿着丝绸的阿拉伯人怒气冲冲的走了上来,对着路小娄说了一通。
“先生,他问我们是从哪个地方来的,还说我们这么大的船需要交双倍的税。”
“跟他说,我们来自东方,至于税款,会给他的。”
“是。”
其实路小娄有点想错了,那就是对于现在的阿拉伯来说,印度的香料很难弄到,但消耗很低,也不会像17世纪的欧洲国家那样寸料寸金。
“东方之国……”那阿拉伯土著想了想后,脸色一变,连忙又是大喜又是怪叫的冲那翻译比划个不停。那翻译似乎也是第一次见这种情况,连忙说道着什么。
“先生,他在问我们船上装的是什么。”
路小娄道:“丝绸、茶、瓷器还有香料。”
妈的,有此看出掌握一门外语有多重要,路小娄现在恨不得马上能见到欧洲那些嚣张老外,顺便吼上一句:“created in china。”
看两人交谈的差不多了,路小娄吩咐道:“问问他,我们能不能进港了。”
通过讨价还价的商议后,路小娄总算得到了目前来说的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可以。”
其实这收税官在清点这十四艘海船的时候,被吓了一跳,因为上面还带着四千众的戴刀护卫。在翻译人员的解释下和收税官向上面人请示后,一位阿拉伯当地商会的高层代表抢到了亲自接待这支“东方船队”的差事。
为什么要说抢?因为这是自唐末陆上丝绸之路封闭后,阿拉伯人第一次看到的大规模东方商队,还尽载丝绸和茶,要知道,欧洲对这种东方稀罕物可是十分着迷的,唐朝时,一匹质地一般的丝绸能在罗马的交易市场上换百两黄金,罗马贵族皆以穿上丝绸衣服为体面。
不过那么多年过去了,丝绸已经让很多人尝了鲜,但新的丝绸布料却断了源头,所以现在有了这么一支东方商船的到来,对他们来说不下于一场从天而降的“黄金雨”。
本来路小娄还想计划着租个店面,把东西先屯起来,待价而沽。结果就跑来了一个操着大宋北部方言的大胡子阿拉伯人,跟路小娄套近乎,而且还当即表示会收路小娄的货。
“我这趟带了十四船的货,你能吃的下?”路小娄还是有些不信的,虽然阿拉伯人有钱后世皆知,不过现在石油还没开发出来呢,难道是撅了哪个地方的金矿银矿?
“怎的吃不下?”
那阿拉伯人有些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路小娄便伸了一个指头出来,淡淡道:“五百万两黄金。”
“呃。”那阿拉伯大胡子被路小娄的报价一下给惊到了,他虽然不知道宋朝,但知道唐朝时的货币,如果是按照那个量度的话,五百万两黄金自己可能真的撑不下。
看到那个阿拉伯大胡子为难的表情,路小娄打了个响指,杨遇便拿出一个账本交与其手上。
“你看得懂我们的字对吧。”路小娄把账本转递给大胡子阿拉伯人道:“这是我们船上的所有东西,你可以拿回去看看,看收回去能赚多少。”
那大胡子连忙把账本接到了手,还没翻开,又听路小娄幽幽道:“我们这还只是先行船队,若是价格满意,便是两地连商,再开一次海上丝绸之路又有何不可。”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