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堵住路小娄嘴的包拯,尴尬笑着让侍卫将商号牌匾挂到了高阁上,引得众多不懂装懂的吃瓜群众莫名鼓掌叫好起来。
“大米先生,莫要乱说才是。”包拯放开手,苦口婆心的念叨起来:“圣上何曾说过要为‘万里商号’作保过?为了支持先生的商号开业,圣上已是煞费苦心,花了不少国库钱银,若是圣上再听到大米先生刚才那番话,恐怕又要降罪也。”
我去,你说的也有些过分了吧,这店面不是一个王姓大官识相的以“为圣上解忧”献上的吗,而且这七零八杂的人工,也是不用出人工费的在岗人士吧。难道说圣上亲笔题字写了个“万里商号”,就算煞费苦心了?而且这追根究底本来就是皇家的产业好吧,我路某人闲的无聊做了个明面老板,不是暗地里还要向皇帝老板递看账单吗。
越想越觉得委屈,这包拯也被安了个“副经理”的头衔,皇帝的意思就是:“大米先生劳苦功高,替朕管理商号的大小事务已是辛劳,就让包左谏代为管理财务,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路小娄第一时间就觉得赵老板虽然初始想法是好的,避免了老路同志手下人作假帐的可能,但让油盐不进的包拯管账本,这不是自负双手吗?我要的是大展拳脚啊。
这时包拯偷偷拿出账本附在路小娄耳边道:“这次圣上可是拿出了一半的国库经费充入万里商号的,大米先生,莫要辜负圣上所望啊。”
一半?那是多少?别随便弄个几十万贯就充胖子说一半啊。
当翻开账本,路小娄才被真正的吓到了,账面写着整整两百万两,宋朝时期的贯可不是现如今的元,想当初《檀渊之盟》才进贡每年十万两银河二十万匹绢布,就这两百万两要是全部用来买辽国的牛羊,那辽国恐怕能被弄得只剩劣种牛马和种牛种羊养了。
路小娄不动声色的把账本还给包拯,低声道:“希仁兄,实不相瞒,眼下便有个良机可趁……”
几天后,早朝再开,诸臣便先恭贺了一番赵祯开业大吉之类的喜庆话,万里商号什么底细他们怎么可能不清楚,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家产业,明面的商号大老板、二老板都是皇帝的心腹,连站在商号内外轮岗警戒的都是皇宫禁军里的大头兵,开封京兆府的巡逻衙役都有负责单独在商号街道溜达的。
就这安全保卫措施,别说开封府的百姓了,就是朝堂中个别清廉的官员都选择把家中多余的积蓄拿出来存这皇家商号,当然,路小娄也订出了“储蓄回报制度”,稳稳的把那些所谓的钱庄给比了下去。
包拯虽然不是太懂里面的道理,但觉得反正利民而且自己不用担责,也就配合着路小娄记账了,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带着大笔钱款进账,赵祯听着包拯汇报工作的时候也高兴的合不拢嘴。
所以皇帝准备再开次早朝,敲打敲打这些官员,宣传一下皇家商号的名头。
“圣上,臣有事要奏。”
很意外的,路小娄这个总显疲懒的家伙第一次这么主动的开口,赵祯当然对这个屡屡谏言有功的心腹予以满足了。
“准奏。”
路小娄递上奏章道:“臣认为眼下商号初立,名气还没远播开来,而商号资金充足,可辟商道与外邦交易也。”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