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的宅院并不小,住下一百多人还是可以的,事实上贾琮目前用不上这么大的宅院。
一方面是二进三进的也有,不过比起四进来又太小了,价钱相差又不多,买了不划算,另一方面虽然现在用不着,不代表以后用不到,而且四百两银子买一套四进的宅子,并不亏。
这套宅院贾琮也看了,很幽静,保存也非常完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最关键是用那五百两意外之财买的。
贾琮同意后,中年男子大喜,连忙取来房契,贾琮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再三确定没问题后,才从怀里掏出四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递给那中年男子。
当面验清银票无误后,中年男子对贾琮再三致谢,说了一些感谢的话才欢天喜地的出去了,在他看来,这套宅子能卖四百两银子已经很出乎意料了,似乎是怕贾琮反悔,出了门很快就消失在了胡同里。
正如那中年男子所说,这套宅院虽很久未曾有人居住,却保存的相当完好,水井里的水清甜甘冽,花园里的花草树木也修剪的整整齐齐,六月份,正是百花争鸣的时候,姹紫嫣红,彩蝶纷飞。
打开门窗紧闭的屋子,一阵阵霉味和潮湿的气息冲天而去,阳光照射进屋里的时候,腐朽的气味已经散的七七八八,地面上铺着整齐的青砖,桌椅书架都盖着遮灰用的布,上面落了一层细细的灰尘。
风吹进来的时候,卷起一片一片的尘埃,在阳光里化为无数细小的碎屑,和窗外花丛里的蝴蝶和蜜蜂一样,漫天飞舞着。
大大小小三十余间房屋,厨房、水房、柴房、客厅、书房、卧房、耳间、马厩等等一应俱全,前后各一个门,后面也是一条巷子,出了巷子几十米远就是大街,采买东西很方便。
家具是现成的,贾琮看了一下,都是红木制成,没有虫蛀和损坏,在资金紧张的现在,他并不打算换,还可以用两三年,等以后挣了钱再换。
府里现在人不多,满打满算加上自己也就七个人,人口简单,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多伺候,尽管这样宅院会空旷很多。
李安可以做门卫,李少游可以做护院,小南和小北就给晴雯和小如意当贴身小丫鬟用,自己到明年秋闱大考前都是要住在书院里的,这次他决定把李安和李少游都留在宅院里。
李安会办事,人老实,贾琮一直很信任,李少游拳脚功夫了得,给他一根棍子,对付一些地痞流氓和小蟊贼还是轻轻松松的,有他在家,自己也放心。
如此一来,还缺一些粗使的丫鬟和婆子,仆役也需要几个,放在李安手底下听用,夜里打更和外出采买都交给他们,最后厨房里还需要厨娘,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
贾琮决定这些人都从李家庄聘用,说到底他们都是自己人,比起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外人,贾琮肯定会更放心一些。
吩咐李安把所有门窗通通打开后,留在这里等自己,贾琮和李少游骑着马折返回陈府,去接晴雯和小如意。
陈府。
贾琮前脚还没落地,就被陈远之拉到了盛安斋。
盛安斋内,陈伯行和刘氏都在,见贾琮毕恭毕敬的给自己行礼,陈伯行捻须道:“宅院买好了吗?”
“买好了,在西城菜市口瓦罐胡同。”
“哟,那还挺远。”刘氏奇道:“怎么买在那处?”
贾琮新买的宅院距离陈府是有些远,一路上都是人来人往的街道,骑马不便,若是穿街过巷,也要一炷香的功夫,由此可见神京城之大。
“挺清净的,而且价格不贵。”贾琮笑着解释道。
“嗯,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派人来告诉我,若无它事,过两天就和远之回书院去吧!还是要以学业为重。”陈伯行嘱咐道。
“是,后日我和师兄便回去。”
离开盛安斋,贾琮接了晴雯和小如意后,一行人便朝西城去了。
李少游赶着马车,一路上行人来来往往,所以众人行进的速度有些慢。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