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无限快穿逆袭 > 第93章 三国赵范21

第93章 三国赵范21

前面说过,河东郡的官府,与河东郡的世家,是一对矛盾,并且还是主要矛盾。两相衡量,原本世家的力量更强,只因为官府的上面还有朝庭,所以才得以平衡。

现在,上面的朝庭,基本上已经没有影响力了。所以,当前时间段,世家占据显著优势。

黑山军,在那对主要矛盾中,属于一种重要影响因素。其力量,无法跟河东世家抗衡。

但如今,打起来了,居然是黑山军把河东世家给屠了。

这是以弱胜强吗?不是。这只是形势逼人。

在当前形势下,在世家老窝,世家壮丁们都有顾忌的情况下,世家真的干不过黑山军。

——

于是河东世家就这么被屠了。

要说杀绝,当然没有。土匪要的,就是胜,就是抢。胜了,抢到东西了,之后就没有冲劲了。

当然,有些土匪除了抢粮抢物,还要抢女人。但那多半是人数不多的时候所干的事。人数太多,通常就忍了。

——

这样,河东各世家的主要负责人,几乎都被杀死。精壮男丁,被杀死杀伤。其余人口,倒没多大损失。

粮食,自然被哄抢。“哄抢”后面没带“一空”,是因为地面都洒了不少。

浮财,也就是看得见的金银首饰,也被抢了。看不见的财产,暂时无事。

黑山土匪大胜之后,杀牛宰羊,庆祝了一整天。

第三天清晨,启程返回黑山。

——

塔儿山,并不是圆椎形,而是条形。

太行山,总体上讲,是南北走向。但就山西大峡谷这一段太行山山脚来看,就是东北、西南走向了。

然后呢,就在乱谷那个地方,出现一条支脉。

刚开始的时候,支脉是东西走向,约二十里之后拐弯,也成了东北、西南走向。

塔儿山,指的是这条支脉最高峰的名字,它的位置,正好就在支脉拐弯的那个地方。

如果把太行山比喻为一条鱼,那么这条塔儿山支脉,就相当于鱼鳍。

黑山军下山之后的位置,在现代的翼城附近。之后,由于不知道乱谷能通,就绕道塔儿山支脉的西北面,拐弯,向西南,最后到达河东郡。

现在,黑山军是返程。从万荣开始,就需要偏北而行,过翠店,转向东北,八十里之后,到达高显,也就是塔儿山主峰的正北,再转向东行四十里,就是翼城山脚。

——

靠近河东郡的方向,此处就不提了。此处只说靠近太行山脚的部分。

根据前面的叙述,已知翠店之后,有一百二十里路程,才能到达山脚。

曾经又说过,步兵长途行军的速度是每天一百里,急行军自然会更多一些。那么,刚才所说的一百二十里,黑山军会急行军吗?

当然不会。

打了大胜仗,又抢了好多东西,此外又没有什么事,根本就没有急行军的必要。

再说了,急行军非常消耗体力。到达山脚之后,还要爬山。

另外,还有个原因就是,黑山军并不是正规军。他们就是携民为贼的黄巾军遗留物。

如此,一百二十里,换一般的正规军来走,要走两天,留下力气好爬山。

换黑山军,则要走三天。

一是他们纪律性不行,训练不行,体质也不行;二是他们还带有许多粮食和财物,甚至还有抢劫来的女人。

三天行程,第一天大约宿营在横桥附近,第二天在曲沃附近,第三天在山脚南梁附近。

——

就在第一天的宿营地,也就是横桥附近,这支下山的黑山军,遭遇了第一次袭击。

不是途中伏击,而是在他们宿营之后,被摸黑袭击了。

这里需要说一下夜视问题。

我们都知道,人的夜视能力,是不及猫狗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人在光线昏暗的环境,瞳孔会放大,用以接收更多的光线。夜视能力,就是如此产生的。

但这需要个条件,就是基本健康。

这个条件,现代人几乎都具备,因而现代人很难理解完全不能夜视的现象。

其实,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盐的摄入。

“人不吃盐,就没有力气”这句台词,很多人都知道。但这句台词,适用的环境,也仅仅在现代(1890—1949)。换个90后00后来,一周不吃盐,照样不影响力气。

三国时期,吃盐的条件极差。一般百姓,要过年过节,才能吃到适量的盐。三国百姓吃盐,就相当于现代(1978年前)百姓吃肉。

那种情况下,百姓调节瞳孔能力极差,基本上没有夜视能力。

如果一个三国百姓穿到现代,一年之内,绝不能开车经过隧道。

——

荆南百姓呢?

前面说过铁矿、煤矿、石灰石矿,没说盐矿。是因为盐矿对经济来说,不怎么重要。

封建社会的盐铁专营,大肆烘托,好像盐业是暴利。

硬要说暴利,也没错,但没有足够的数量,光是利润率高,利润额始终不会高。

当然,如果建立行销全国的销售渠道,再来个独家经营,盐业的确可以成为暴利。

但,成为暴利的前提就是:让自己的军队失去夜战优势。

蠢货才会这么干。

所以,荆南在采盐之后,并没有直接创造多少利润。就只是解决了百姓的吃盐问题。

——

说起来,也是191年秋天的事了。

到现在,195年冬,四年多一点,来自荆南的士兵,夜视能力养出来了一些。

与现代人比,肯定不如;但与黑山军相比,就占据压倒性优势了。

想想看,一个眼睛正常,另一个是瞎子,打起来谁胜。

当然,荆南士兵人少,黑山军人多。但黑山军素质低呀。

荆南士兵,少到哪种程度?一万?

一万,是前面说过的。用于挑起黑山军出征河东郡的兵力。人多了,容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挑拨就有可能失败。所以,一万,已经是最大数量。

而在四十万黑山军下山之后,就不一样了。

——

四十万黑山军下山之后,情况产生了变化,荆南可以往河东增兵了。

但具备轻功的涂山、黄忠二人,因为箭术和近战能力,离不开。所以,通知洛阳的,就只能是正常的探马。

探马用一天时间返回洛阳,勉强能办到,但后续部队赶到翼城,所用就不止一天了。

洛阳十万兵,但真正有夜视能力的,却只有三万。三万中,已经去掉一万。因而第一批增援部队,就是两万。

后续也不是没有。留下两万士兵,由乐就、韩浩率领,镇守洛阳。其余五万士兵,随后跟进。只不过,这一波战斗,这五万士兵就不能参加了。

第一波战斗,所指的,其实就是阻击那四十万黑山军。

——

四十万黑山军,在横桥附近宿营的时候,半夜时分,遭到一万荆南士兵的袭击。

由于荆南士兵单方面有夜视能力,因而黑山军伤亡惨重。

不过,总的来说,战斗的时间并不长。那一万荆南士兵就撤退了。

战损的话,荆南士兵也还是有的,约有一百多名士兵伤亡。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