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凭这主意感觉不错。”樊韵率先表态。
樊韵感觉不错,是因为她的世界观里,并不包括治国的部分。没有既定的君主制约束,也就容易接受新事物了。
冷场。
这是当然的。
过了一会儿,法正起身道:“先这么着也行。待此番战役过去,各处辖地安稳之后,我们再调集各处首脑,详细商议此事。”
法正这个意见,算是在场所有人的代表。他及他们,并不愿意接受集体决策。但他们同时还知道,如果坚持君主决策,樊韵也会坚持不答应。僵持的结果,更加糟糕。所以,才在无奈之下,暂时答应。
——
李恢道:“适才在下想了一下,法凭四万军,上汝南还是沛县,主要是针对曹操还是刘备。
“其实在恢看来,这两家,短期都不会动。不若先拿下南阳。南阳本乃荆州要郡,拿下它,名正言顺。今后,对于拿下颍川,极有好处。”
远处又一文官道:“进南阳极佳,此后还能拿下洛阳、弘农,直逼潼关。”
涂山听到这儿,就心动了。逼到潼关,等于截断了长安东进之路。那样,曹操就再不能携天子令诸侯了。
樊韵则说:“不过,庐江、丹阳两郡,之前则是漏下的。还需要法凭去捋一遍。”
说实话,事先,樊韵并没想打扬州。只是董袭已经开始打了,也不好打击积极性吧。
——
真正出发的时候,四万兵被留下了一万,另外加了两万。留下的一万是精兵;增加的两万,是整编士兵。
涂山这边,把那两万再跟原来的三万士兵混编了一下,基本上,可算五万精兵了。
涂山吸取袁术那边的管理优点,让莫敬、高旷、周砀、乐就、韩浩五将各领一万兵。自己和黄忠还有徐晃,不单独带兵。
徐晃这个人,是演义中少有的、武力有争议的武将。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演义把他当作参照物了——形容某个敌将很厉害,就说那个敌将战胜了徐晃。
现实里,徐晃至少不可能每次都到场。
这次出征,徐晃、乐就、韩浩都换上了荆南出产的优质兵器。
同行的,还有陈震、伊籍和韩嵩。
这三名文官并不在军中任职(譬如充当监军什么的),他们其实就是庐江、丹阳和南阳三地的后备郡守。豫州各郡的文官,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解决。
——
出发之后,过湖口往东。
这个时候,涂山知道,荆南那十四万军队,不,应该是十六万军队——两万处理六千,那六千里面还只有一千精兵,肯定早就处理完了——那十六万军队,走的是荆北,经襄阳、过南阳,绕过中条山。
涂山也是感慨,刘表真没脾气。
如果他一直就这么坚持下去,说不好还能长寿。
此番往东进军,不仅是因为庐江和丹阳,而且也是为了练兵。
之前,自湖口到铜陵,除了江边那条羊肠小道,没有其它道路。如今,打了一仗之后,道路就有了。虽然路不怎么好走,但正好相当于野外拉练,适合练兵。
——
咦?六千里面只有一千精兵,这情况怎么这么熟悉?还有,其中至少应该有一名将领吧,怎么没有投降?
太反常了。
如果涂山所料不错的话,那应该就是孙策的队伍。
原剧情中,孙策以玉玺质押,向袁术借兵一千,去取九江(寿春)。出来之后,先走舅舅当太守的丹阳,一千变成六千,然后再去打刘繇。
如今,也是一千变六千。只是由进攻九江,变成了进攻荆南。而进攻荆南,则表示孙策还没有脱离袁术。也许玉玺还没有质押。
如今,董袭已经打下九江(寿春),正在进攻吴郡,之后还要打会稽。
因此,对于孙家势力,必须坚决拔除。
别在哪天,又出来个孙氏江东,变生肘腋。
——
五万精兵,八员将领,兵临庐江。还没打,庐江就降了。这回,降的是刘勋。
刘勋张勋,名字很容易弄混。
跟着刘勋一块投降的,居然还有名士刘晔!
再到丹阳,涂山带了黄忠,二人先行一步入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施展武功,把丹阳太守吴景,也就是孙策的舅舅杀了。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不占扬州则罢,既然占了,就必须铲除孙氏。
这其实也是孙氏太顽强的缘故。
——
之后,陈震任丹阳太守、韩嵩任庐江太守。
二人相较,韩嵩基本上纯文,陈震则文武皆能。
考虑到丹阳守的靠近大山,山里的山越族人,所以才由陈震担任丹阳太守。
伊籍也是基本纯文,但伊籍的外交才能不错,因而准备保留到南阳。
刘晔,算是意外收获。涂山知道刘晔的厉害,就只让他随军,没敢随便委任职务。
——
到庐江舒县提了太史慈。涂山以步战近战方式动手,十分钟拿下。
当初涂山跟徐晃交手的时候,说的是单挑的话,取胜要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
但这并不能证明,太史慈弱于徐晃。
实际是因为,徐晃武功不稳定,能够超常发挥的缘故。
接下来太史慈提出比箭术,黄忠就把他带走了。
等回来的时候,太史慈就表示愿降了。
涂山的箭术不一定能够胜过太史慈,但黄忠的武功,不管步战还是马战,都强于太史慈。
没让黄忠一个人出两场,是为了给太史慈留个面子。
——
豫州,相当于河南。州治所原先在谯,后来袁术搬迁到汝南。
豫州下辖颍川郡、汝南郡2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4国,县九十七个。
这些地方,需要交待的,是颍川、陈留和沛国。
颍川
颍川,是远古夏朝国都所在地,基础雄厚。别的不说,只说教育,就已经硕果累累。吕不韦、张良、晁错、郭嘉、徐庶、司马徽都出生在这里。
颍川治下的许县,曹丕代汉后,改名为许昌,同时取代颍川,成为郡治所在地。
陈留
陈留,曹操的发迹之地。战国时期隶属郑国,名留地;后被陈国所并,更名为陈留。
也就是说,颍川、许昌、陈留,都属于豫州。其中许昌是个小县,陈留是大县,颍川是个发达的大城市。
沛国
对沛国,很多人不熟悉。人们熟悉的,是小沛。小沛,就是沛国下属的一个县。
沛国的治所是谯,也有称为谯郡的。
小沛,本属豫州,但在诸侯征伐扯皮的过程中,沛国沦落到徐州陶谦手里。刘备救援徐州之后,不愿意返回平原,不愿意再为公孙瓒卖命,就被陶谦安置于此,美其名曰:拱卫徐州。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