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表写了张虎的官凭及相关文书,请蒯越再辛苦一趟。
随后,跟涂山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总体精神就是:荆南各郡(包括江陵)的代理太守,维持不变,并予以转正。
另外,五郡免税一年(指190年,实际只免税半年)。
明年秋天,再按照往年核定的数目,上交粮税和特产税。
这些都是好消息。
坏消息也有一个,那就是,大约半年之后,刘表这边会派出一个长沙太守。
——
随后,刘表询问各郡临时太守的情况。
这个时候,涂山已经知道零陵太守名叫丘宗,字子仁;还不是刘度。
既然长沙太守做不长,那就让这个丘宗去担任长沙太守吧。
还是不行,还是自己担任长沙太守的好,以免错过黄忠。
最后涂山报出的名单是:江陵太守吕岱、武陵太守樊韵、长沙太守赵范(也就是自己)、零陵太守陈生、桂阳太守鲍隆。
对这份名单,刘表只问了一句零陵原太守丘宗,准备如何安置。
涂山回答,长沙郡丞苏代死亡,准备调丘宗继任。
零陵和桂阳属于贫困郡,由贫困郡的太守,调任发达郡的郡丞,不算贬职。
刘表非常爽快写了相应公文及官凭,托涂山代送。
随即,涂山离开襄阳南归。
——
刘表为什么这么爽快?
这其实取决于刘表的希望和不希望。
刘表希望荆州各郡尽早承认自己这个刺史,安定下来,步入正轨,并按期纳税上贡。
如今有了涂山,便实现了这些希望。
刘表不希望下面出现拥兵自立,自行割据的情况。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刘表认为,涂山并不恋栈兵权,并且还不爱自作主张。
是不是真的无所谓,当前是,就行了。
所以刘表才这么爽快。
——
至江陵,涂山留下吕岱,并留下那一千多名来自江陵的治安兵。
吕岱问:“当今天下,混乱不堪,君何屈居刘表之下?”这样称呼刘表,属于贬称。
涂山道:“名不正,言不顺,则可能天下共伐之。”
吕岱突然下跪:“今后岱唯主公马首是瞻!”这是三国名士认主的形式。
涂山听吕岱说完之后,再扶起,这是表示接纳;然后说:“有定公相助,黎民安居有望矣。”这是假托黎民,透露自己的报负,吸引住眼前这个认主的名士。
——
南渡长江之后,经过武陵,带上了临时太守陈生,然后直插零陵。
涂山不确定丘宗的态度,所以带兵前往。结果,丘宗欣然接受了长沙郡丞的调令。
于是,留下陈生,正式担任零陵太守。
然后转道至桂阳,却见桂阳这边开荒造田方兴未艾,大有起色。
见了樊韵,说明了情况。樊韵却希望继续呆在桂阳,继续开荒造田,不愿意担任武陵太守。
那就跟鲍隆换。
只是相关文书,随后得上报给刘表批准。
留下来自桂阳的士兵,再北上长沙。到长沙之后,涂山、丘宗就不走了。
临时太守鲍隆卸任,自行带着来自武陵的士兵,前往武陵上任。
留在长沙的桂阳兵,也让他们自行返回。
——
半年之后,就接近冬天了。
这期间,讨伐董卓的战争结束了。孙坚准备返回长沙,被刘表狙击,最后败走,跟袁术呆在一起(演义说夺路引兵回江东,有误。此时江东在原东汉官吏控制之下,不是孙氏地盘)。
袁术这时,势力笼罩豫州、扬州,此前还包括荆州。但袁术并不是刺史,而是政府驻南边的军队首领。他的主要职务,是后将军。
早先,袁术驻汝南附近,得孙坚后,表孙坚为豫州刺史,随后又以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周昕上任之后,不听从袁术,反而听从袁绍,袁术又引兵击退周昕。
刘表击退孙坚之后,上表,请袁术兼任南阳太守,并从荆州分离,实行自治。袁术大喜。
孙坚败退之后,最后到的,就是南阳。
——
秋收的时候,荆南本来是免税的,但桂阳樊韵多出许多开荒收成,准备上交六千石粮食。
涂山让其折半,多出的粮食,挖山洞储藏。
最后,桂阳樊韵上交了三千石粮食到襄阳。
——
新的长沙太守来了。
这人名叫刘磐,乃刘表的侄子。难怪当初刘表要事先告知,原来是亲情难却。
还有种说法,说刘磐是荆州牧刘表从子。从子,指伯父/叔父之孙,血脉上还不如侄子亲近。
不管是从子还是侄子,总之,既有亲情,还有故事。若没有故事,光是那点亲情,估计还是靠不住的。
——
除刘磐之外,同行的还有黄忠。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郡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当初孙坚杀张咨的时候、涂山到南阳的时候,黄忠都没在南阳。
也不知刘表是从什么地方找来的黄忠。但就如公孙瓒对待赵云一样,未予重视。
此时,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派往长沙军中。
三国时期,武将官职最滥的,就是中郎将。
中郎将原是禁卫统领。三国时期,各势力广泛加于武官,成为了一个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
——
于是乎,刘磐担任太守,涂山降一级,担任武职都尉。原武职都尉卫奇,降为跟黄忠一样的中郎将。
这样,黄忠就成了涂山的直属下级。
黄忠这个人,性格天下皆知,所看重的,就两件事,一是武功,一是儿子的健康。
这次,黄忠并没带儿子同行,儿子的健康,暂时谈不上。
涂山要跟黄忠搞好关系,只能以武会友;要让黄忠对自己心折甚至效忠,就必须以高出很多的武功去震慑黄忠。
三国世界,存在那种比黄忠还要高出很多的武功吗?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