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这支军队,行进方向,自然冲着南阳。
越走,景物就越是不同。
在荆南,尤其是桂阳,涂山实地考察过,野外多是无人区,桂阳名为郡,实际上下面根本就没有县。
长沙和武陵的中间,倒是有不少村落,仍然没有县城。
但荆北这边,有县城了。
虽然那些县城规模较小,城墙低矮,但,有就是有。
伴随着县城的出现,野外,几乎都是田地,很少有荒地。
看起来,虽然荆北只有三个郡,但实际上,荆北比荆南要发达得多。
——
涂山把队伍的行进速度调慢了。不再是每天一百里,而是每天五十里。
剩下半天时间,士兵们无所事事。
——
是说每个士兵都有半天时间无所事事,并不是所有的士兵,有共同的时间,无所事事。
前面说过,每秒三步,每步0.625米;这是单个士兵的速度。
一队士兵呢?
要看是几列,或者说一排有几个人。
公路上行走,一排四人,可算一个车道,跟一辆卡车的宽度差不多。
田坎上行走就不行了,只能单列,即一排只有一个人。
如今,公路是没有的。虽然有宽敞的荒地,但更多的却是田地。
因此,涂山这一万兵,走的就是单列纵队。
单列纵队,在行进的过程中,前后两排相距的距离是一米。一千人绵延一千米,一万人绵延一万米。
也就是说,第一个人走出二十里,最后一个人这才出发。第一个人停下来休息了,最后一个人还要继续行进二十里。
所以,尽管每个人都有大约半天的时间无所事事,但共同的时间,却只有一个时辰左右。
——
吕岱并没有询问涂山为何让队伍单列行进,也没有问为何每天只走五十里。
吕岱反而为了挣表现,写了个练兵的方案给涂山。内容就是一个时辰的练兵计划。
涂山直接把吕岱提升为练兵副将。论官职的话,已是都尉。
吕岱干劲倍增,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
涂山这是干嘛呢?自然是拖慢行军速度,希望能够拖到刘表单骑入荆州。
但仅仅如此,恐怕还是不够。
于是乎,过了几天之后,涂山又增加了一件事。
即,每逢经过县城,或者发现有规模较大的庄院,便上门问询。
问什么呢?自然是问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去讨伐董卓。
被问的一方,眼见对方带有重兵,自然不敢怠慢。或者找借口推脱,或者出点粮食,几乎都没有出人的。
涂山的目的,是为了打听蒯良、蒯越和蔡瑁;不是为了拉人。所以,问过就了事。
刘表单骑入荆州,找的就是这三人,如果涂山先一步找到,事情就好办了。
——
现代荆州至南阳331.5公里,三国时期,约为一千里。
走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除非停下来不走。
涂山率兵北上,自经过武陵的时候起,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参与讨伐董卓之战。
后来经过江陵,再返回长沙,然后所有士兵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就是讨伐董卓。
如果涂山让军队突然停下不走,桂阳兵倒没有什么,武陵兵就会觉得奇怪,而长沙兵就会怀疑涂山是不是跟孙坚差不多,江陵兵则会怀疑涂山是不是不准备为王睿报仇雪恨了。
所以不能停。
再所以,自最后一次离开江陵之后算起,两个月之后,涂山所率一万兵,终于到达南阳。
——
南阳,也就是后面的宛城,属于大城,驻兵也特别多。
孙坚斩杀南阳太守张咨之后,南阳的驻兵哪儿去了?
让孙坚置之不理,是不可能的。孙坚自然要收编。
跟江陵不同的是,南阳距离陈留更近,如果南阳出现了什么反常,更容易让孙坚把脸丢到群雄面前。
所以,孙坚就搜刮得特别厉害。厉害到,一两年内南阳都回复不了元气的程度。
这样也算是间接扫除后顾之忧了。
——
孙坚离开南阳,约三个月之后,涂山进入南阳。
守城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到府衙,里面也没人上班。
涂山猜测,就算孙坚杀了大部分南阳官吏,但总归是有人漏网的。
要不要找回来?
算了。
面对无政某府状态的南阳,涂山有必要停下来整顿一下。
为了百姓,自然可以停下讨伐董卓的步伐。当然,停留时间太长,还是不行的。
——
约半个月之后,忽然一骑由南而至。
是信使,刘表的信使!
此时刘表已到襄阳,并且已经与蒯良、蒯越和蔡瑁接上头了。
话说涂山经过襄阳时,也曾拜访到蒯良、蒯越庄上去了的。
管家按照主要的吩咐,只赞助了少许粮食,涂山就离开了。
为什么蒯良、蒯越不愿意与涂山见面呢?原因很复杂,此处就不说了。
但刘表就不一样了,刘表的政治眼光,绝对高屋建瓴。
——
刘表在得知涂山的情况之后,当即派人,给涂山送信。
刘表在信中,上来就论述讨伐董卓与安定荆州的关系。
两者都对,都是为了百姓。但,讨伐董卓已经有十几路诸侯,不差涂山这一军;而安定荆州就不同了,涂山这支军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接着又讲了王睿之仇。
刘表认为,孙坚不是为税赋,不是为权柄,就是看不惯王睿,因而那是私仇。私仇也该报,但不能为报私仇而置公义于不顾吧。
最后,刘表盛意邀请涂山为荆州出力。
这里,时间似乎出了点问题。不过这是演义世界,时间出问题,是很正常的。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