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自然得去看看,士兵没有操练的,那就练起来。
这时候的士兵训练项目都有些什么呢?
是的,任何事情,都得带上时间。
譬如国战时期的训练,主要就是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四项。换民兵,枪不够,取消射击,增加土工作业。这就是普遍情况。只有个别特殊的机动部队,才会训练运动战、攻坚战、夜战和近战。
人们最熟悉的,自然还是现代军训科目。
现代,对精神方面、对纪律性、服从性,要求较高。简单的队列训练,就要分作静姿、动姿两大项。静姿包括: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蹲下、起立、敬礼、报数、集合解散;动姿包括齐步的行进与立定,正步的行进与立定、跑步的行进与立定、齐步与正步的转换等。
还有一些建设团队精神方面的训练,譬如军体拳(或广播操、跑操)、创新方队、军歌方阵、励志手语等。
在军人形象方面,还有“三声三相”的总结(“三声”为掌声、歌声、口号声,“三相”为走相、站相、蹲相)。
内勤,这儿称为内政,同样要训练。物品摆放一条线;毛巾、牙刷、牙缸、被子、鞋;叠军被、着军装、就餐纪律、礼貌教育、紧急集合、内务卫生及收放凳子等。
那些,跟打仗直接相关吗?当然不是。但,现代的要求就是高。
——
到涂山这个任务世界了。
这里的军人,不,涂山的、那一百多个新兵,有哪些训练科目呢?
跑步,必须有。在此基础上,自然就有短途冲刺和长途奔袭,还有负重跑、越野跑等。
——
兵器,龙汉国不缺,这些士兵用的都是刀,就是类似于鬼头大刀的那种。
提到刀,有人就会想起盾。似乎一手拿刀,一手持小圆盾,很游戏、很动画。但这儿并不是。
刀,都是有刀鞘的。没鞘的刀,不方便携带,一个不留神,就会受伤。
刀鞘,不可能是纸做的。至少得是木头、皮革,竹片。
在这个世界,士兵的刀鞘,属于复合材料,外面是一层铁皮,里面是木头加竹片。
往上,一般统领的刀鞘,材质基本不变,仅制作,要精心华丽一些。
校尉以上,基本不用刀的将领,其刀鞘的外壳,才有可能是皮革或布匹。
所以,右手执刀的时候,左手持的就是刀鞘。那刀鞘,也是能起到盾牌作用的。
用剑的也是这样,一手剑,另一手剑鞘。剑鞘相当于盾牌,可以格挡。
士兵武艺不高,所以用刀不用剑。
——
士兵用刀,自然是需要训练的。
不多,就五招:前刺,侧身劈、左鞘挡右刀花,斜劈、旋身再劈。这五招还可以循环操练。
五招刀法,来自哪里?自然来自涂山。上面从来就没安排过。
——
此时,公冶方仪过来,士兵们表演的,就是五招刀术。
公冶方仪一时兴起,借刀下场,练了前三招,停了。
士兵们见到公冶方仪三招非常标准,忙问怎么不继续下去,使出后面两招。
公冶方仪说:“刀太差,若使出后两招,刀身会飞出刀柄。”
士兵闻言,纷纷表示不信。一个老兵说:“放心吧公冶师傅,我们领有后备的刀,坏几招,不妨事!”
催促声中,公冶方仪踏上几步,略微走出几尺,摆了个格挡的姿势。
“看好了!”持刀一劈,只听得嗖的一声,那刀身就飞出去了。
那个方向的几个士兵慌忙躲避。
砰!哐当!远处,刀身扎在箭靶,再把箭靶带翻了。
惊异之下,士兵们为公冶方仪换了把刀。
再试的时候,围观的士兵,就站远了许多。
这一次,公冶方仪完整的劈出了第一刀。在绕头劈出第二刀的时候,刀身仍然飞了出去。并且飞出去之后,还是扎在了箭靶上,并带翻了箭靶。
——
一次是巧合,再来一次,就不是了。士兵们还是有眼力劲的。
刀身与刀柄,是用铆钉契合的。刀身的柄部分,有孔。在嵌上护手,合上刀柄之后,会有铆钉,进行过孔钉死。
公冶方仪那两下,就是让刀身因为劈砍而产生的离心力,扯断了铆钉。
哪来那么大的离心力?其实应该问的是铆钉的质量。
这个年代的刀,刀是熟铁,平常。铆钉,则是锡钉,软了。锡这种金属,在电路板中,常用作焊接材料。
——
公治方仪两刀,让士兵们知道了她的厉害。
公冶方仪不是军中人士,通过朝庭借调来军中支援,应该享受的待遇是见官平级。跟钦差那种见官大一级相比,略次。
眼下,官,涂山,不在。就只是些兵。见官平级,见兵,还是同级,没意思。
那十个班头,权限也是不够的。
所以,公冶方仪干脆通过挥刀,让全体士兵知道了自己的厉害。
当然厉害,公冶方仪可是六十年的内功高手!
四十来岁,就有六十年内功的事,就不解释了。
——
军营的士兵,对于厉害的人,自然是佩服的。
尔后,公冶方仪指了个地方,让士兵们建造房屋,就应者如云了。
那地方,跟原来的房屋有截距离。公冶方仪不想跟这一百多男兵住得太近。
除四间房屋,还建了厕所。当然不是现代而所。
一个人住四间房,是不是奢移?当然不是。古代,土地并不紧张。此地,原属无主之地。只要有力量,房屋随便盖。
——
歇了五六天之后,公冶方仪已经问清所找平地的方向。
让士兵们带自己去,士兵们没同意,说是没有涂山的命令。
公冶方仪就一个人去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