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无限快穿逆袭 > 第29章 戒网隐学校2

第29章 戒网隐学校2

关于戒网瘾学校,各种都有很多报道。但是,那些报道通常都只说了个局部,也就是哪点做得很好,或者哪点做得极差。进行完整描述的,基本没有。

小说中倒是有。但小说是真实的吗?肯定不是啊。

不过,虽然没有真实详尽的描述,但在人们的心中,仍然给这类学校下了个极端的定义。

该定义就两个字:地狱。

——

地狱,其实就相当于法院。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法院能拿你如何?一个好人,地狱能拿你如何?

人们在下定义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取的,就是地狱中的受刑那一部分。

由此可知,该定义不准确。

——

那么,戒网瘾学校到底是怎样的呢?

具体的,各有差别。笼统的,这儿倒可以说说。

这类学校,归根到底,属于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里面的关键字,有民力和教育。

一提到教育,就是各种高大上。其原因是,教育,通常是国立的。

如今,改国立为民办了,差别自然就来了。

国立教育,

由于孩子/少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等原因,国立教育会做出很多见不到效益的事情。很明显,民办教育不会做。

当然不是指全部。个别觉悟极高的,也有可能去做。但那绝对不是主流,因为民间资金,就是拿来赢利的。

所以国立教育四字,可以直接缩写为教育。譬如教育体制,指的就是国立教育体制。

而民办教育四字,则应该缩写为民办。这是因为,它的目的,在于营利;教育二字,只是民间资金选择的一种经营方式。

从企业性质来说,民办教育,就相当于有限责任公司。

——

再往下,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是他们的广告。

用他字,是因为这些学校都有法人资格。法人,也就是法律上的人格化。通常地讲,就是在法律层面去看,那些学校可以看成自然人。

以后,写到企业的时候,也会用他;只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用它。那个时候,将不再进行解释。

广告是什么?自然是他们用来吸引生源的手段。

为什么写成那样呢?那是因为,他们估计,那样,将最大限度地迎合学校家长们的希望。

——

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和谐整个社会。关键在第一句,后两句是为了好看好听。

这样的广告,会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家长的希望,自然是因为,现代,朽木类孩子太多了。

造成朽木类孩子太多的原因,首先在于家长,其次在于孩子本身,再次还在于环境等等。那些,就不细说了。

此处只说,那句广告,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学生家长的希望,是真的,也是事实。

既然这样了,学生家长们,自然就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些学校里面去。

——

学校里面是怎样的?

是不是像很多小说写的那样,吃得极差极少,处罚极重,各种变态要求,各种体力劳动,各种虐待,各种摧残?

从道理来讲,当然不应该是。

这是因为,如果真是那样,传扬开了之后,还会有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么?

因此,从道理来讲,这种学校的努力方向,应该与他们的广告相一致。

即:致力于挽救孩子。

只有这样,他们的生源才会越来越多,他们赚到的钱也就会越来越多。

——

注意到“从道理来讲”几个字没有?

其实,还有些道理,没有讲到。

民办,并不是国立。毫无疑问,国家,高瞻远瞩,没有私心;民间老板,私心较重,且急功近利。另外,教职员工方面,必然也是国立的,素质高些;民办的,素质差些。

老板和员工,构成了具体的企业,具体的学校。

——

于是,仍然是“从道理来讲”,某些小说写到的,吃食极差极少,必然是有的。

这是因为,关于吃,有许多说法,或者说有许多选择。其中有艰苦朴素,还有吃忆苦饭等等。

在许多选择中,民间资本,必然会选择成本最低的那种:忆苦饭。

忆苦饭,是模仿旧社会穷人所用的饭食。

忆苦饭,原本用于学生、青少年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不忘本,记住父(祖)辈在1949年以前遭受的苦难。让他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感恩国家。

而在戒网瘾学校,忆苦饭,自然就成了降低成本的最佳选择了。

若有家长提出异议,学校可以说,那是在进行长期的忆苦饭教育。

——

还是“从道理来讲”,教育手段简单粗暴,也应该是有的。

这自然是因为教职员工素质差。

素质高的教职员工,工资必然高。为了降低成本,这类学校舍不得高聘,他们拿出极低的工资,聘来的教职员工通常都是别处混不下去的那种。

怎样的教师,才会在别处混不下去?犯了纪律的,被取消教师资格的,或者从来就没有取得过教师资格只是谎称自己有资格的,等等。

只有这种人,才愿意拿着极低的工资,到近乎于与世隔绝的偏僻乡村,就职于戒网瘾学校。

这种人来搞教育,其教育手段,不简单粗暴才怪了。

——

“从道理来讲”,各种体力劳动,各种变态要求,各种体罚,肯定也是存在的。

国立学校教书育人,戒网瘾学校也在教书育人,为什么前者总是出现一些朽木类学生,而后生则能让朽木返青?

是戒网瘾学校的老板,或者教职员工更聪明?当然不可能是。

出现这样的差别,只能源自于体制:国立学校,不允许如何如何(譬如不允许体罚学生)。

国立学校不允许,民办教育就允许,按法律来讲,其实也不允许;但事实上,允许了。

法律不允许,但事实上允许,只因为一个字:军。

是的,军。法律管不到军队。管军队的,是军事法庭。

宪法,刑法,各种法,网上可搜,书店可买;但军事法庭的法律内容,谁知道?

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概念,法律不允许的,只要能沾上军事二字,就允许了。

说回学校。

国立教育这边,有个军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老师不准打学生,不准体罚学生,大家也是知道的。但军训的时候,教官不能打学生吗、教官不能体罚学生吗?

于是乎,所有戒网瘾学校,都高举了“军事化”管理的大旗,各种不准,在他们那里,就准了。

当然,他们并不仅仅是为了谋求准与不准的便利。

高举“军事化”旗帜,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认为,军事化,能够让朽木返青。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