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就得谈谈努尔哈赤选的那个适合伏击的地点了。这个地点大家也都不是很陌生,我把名字说出来的话大家一定也都记得--古勒山。就是当年李成梁打阿台那个地方。
努尔哈赤选择这个地方打伏击是有原因的。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地利,王呆和阿台父子俩在此地经营多年,可谓固若金汤。当年李成梁的辽东铁骑都没能攻下来,你说地势怎么样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总之要多好有多好。
第二,人和,古勒寨这个地方好歹也算是努尔哈赤的半个老家,一出门全都是熟悉的面孔,什么张大爷,李奶奶,王嫂,一见面就喊:“哟……!这不是那谁家的谁谁吗?都长这么大了啊!听说有出息了呀!……”你说这样的群众基础,不打胜仗能说的过去吗?
第三,天时,前文提到明廷无暇顾及东北算是一条,另一条只能是往运气上靠。因为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爹都死在这个地方,英魂不散,大概也能保佑努尔哈赤一时吧!
伏击的地方有了,可是怎么诱敌深入呢?缺个诱饵。
考虑再三,努尔哈赤决定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最信任的人--额亦都。
小额同志打仗很猛,可猛人归猛人,努尔哈赤却只给了他一百人马。不知各位看官有没有觉得努尔哈赤这个大哥不太地道。虽说当诱饵不必死磕,可是一百对三万,确实差了点意思,别到时候敌人没诱来,把自己做了饺子馅。
其实大家误会了,努尔哈赤并不是不想多给额亦都人马,毕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人马本来就不够。也只能委屈兄弟了,万一你流年不利,被人给砍了了哥哥我以后年年给你烧纸。
额亦都回到家,把该交代的事都交代了一遍,然后又抱头痛哭了一番。你想想,把我们的小额同志整成啥样了。这里就会有人要问,小额同志还是太年轻吧,至于的嘛?还是太没血性了。当年努尔哈赤四人对四百的时候也没这样过。那你们就太冤枉我们的小额同志了,正所谓“慷慨赴死易,从容就死难”。这要搁战场上,小额同志一定会二话不说,一马当先杀过去了。可既然给了人家时间考虑,就不像战场上那样了。
就好比你抱着炸药包刚要去炸碉堡,排长跟你说:你先下去歇会儿,让别人先上,一会儿你再上。然后你就去洗了个桑拿,做了个足疗,换身新衣服,跟老婆孩子唠了唠家常。有人来跟你说了句:该你上了,前面的人没到跟前就被打成筛子了。这会儿你纵使有满腔热血也会犹豫一下子的,所以说干玩命的活儿就怕给了你足够的时间,有时间你就会犹豫,一犹豫就会有变故。
可额亦都毕竟是额亦都,虽然给了时间,可他并没有太多的犹豫。交代完后事就领兵出发了,最终也顺利地完成了努尔哈赤交给的任务,诱敌深入,使敌军前军都进入了努尔哈赤设下的埋伏圈里,叶赫贝勒布寨冲在最前面,所以也死在了最前面,他这一死,联军全线溃退。事实证明,似布寨这种傻瓜还是少数,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冲在最前面,九部联军共退走了两万六千人。
闹腾了一回,扈伦四部除叶赫外,都元气大伤,基本都熄了火,连一向骁勇善战的蒙古也倒向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凭着天时地利人和大挫九部联军,自此“军威大震,远迩慑服”。
努尔哈赤在几年内迅速发展,与辽东总兵李成梁有很大的关系。在李司令的纵容下,努尔哈赤灭掉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等到李司令发现这头猛虎已经长大的时候已为时晚矣,也只能任其发展了。相信他的内心是后悔的。
试问李成梁司令是怎么让努尔哈赤从一个无名小辈发展壮大为建州之主,扈伦四部最终的结果又会是什么?还待下回分解。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