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本王说使得那便是使得!“弘昼不理会刘统勋,径直走在前面。
刘统勋不敢不从,只得低头跟在弘昼屁股后面,没走几步路,弘昼突然一驻足,他转过身扶直了刘统勋,拉着刘统勋的手笑嘻嘻地走到了前院。在刘统勋还发蒙的时候,弘昼已经拉着他到了门口。弘昼放下刘统勋的手,躬身一揖,刘统勋连忙回礼。
“王爷您可是要折煞下官啊!“刘统勋叫苦不迭。
“诶!“弘昼脸上的笑容亲切,”怎么能是折煞呢!本王说过,今日起咱们便是同僚,皇兄对大人,对本王都是寄予厚望,咱们定要早日抓住大乘教的贼子,了了这桩案子,好回京复命。如此才不辜负皇兄对我等的器重。“
“那是一定的!“刘统勋回答得斩钉截铁,这是他来这里的工作,虽然皇帝把弘昼也叫来了,但是刘统勋是明白人。活他刘统勋干,功劳弘昼拿。
“日后劳烦大人了!“弘昼笑着扶起刘统勋。
这一小半段路弘昼如此殷勤却是让刘统勋受宠若惊,他忙回到:“王爷言重,此乃下官职责所在,王爷若有吩咐,刘统勋随时听候差遣!“
“好!“弘昼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视大门外,天色虽已渐暗,但不妨视物。这里是处闹市,可是门外此时已经没几个闲人,只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坐在门口外侧的台阶上,手里竟然还握着一本书册,摇头晃脑怡然自得。
弘昼侧身询问刘统勋,“这是你的书童?怎么不一起叫进来,怎叫人家坐在台阶上。“刘统勋的长子刘墉弘昼见过,而刘堪年纪应该没这么大,所以弘昼猜这少年可能是刘统勋的书童。
刘统勋探身门外一瞧,回到:“回王爷,这是下官的学生,一直跟着下官。这孩子没见过世面,下官怕他不懂事,冲撞了王爷,便让他在外面先候着。“
“本王瞧他安静,不像是个不懂事的人,叫什么名字?“弘昼纯粹好奇,一个少年郎在闹市里与书为伴,陶醉其中,不是凡子。
“嘿!“刘统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原礼部尚书纪天申的孙子纪昀。从京城出来就一直跟着下官,让王爷见笑了!“
“无妨!本王瞧这少年郎不似凡人,他日定有作为,日后说不得是我大清的栋梁之才。”弘昼抬头瞧了瞧天,双手背后,“行了,天色不早,早回吧!”
“如此!下官告退!”刘统勋躬身行礼,转身出了驿站,拉上了台阶上的少年。临走时那少年想是要回头瞧看,却被刘统勋硬拉走了。
“纪昀。”弘昼嘴里默念着这个名字,脸上却露出嘲讽地笑容,弘昼对纪晓岚的印象可是深刻,他可没被电视剧忽悠。在弘昼眼里,纪晓岚除了背书就是好色,三公,弘昼只看好刘墉,剩下的两个他可瞧不上。
“耿重!关门吧!“弘昼吩咐身后的人。
这不是他第一次离开京城,但是与上次金川之行截然不同。上一次他心有余悸,而这一次他却是泰然自若。弘昼心中恃无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里远隔庙堂,更因为这里八十六位身手矫健的侍卫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那就是耿。
弘昼提着院子里的两张凳子进了里屋,他嘴中念叨:“江都应该有个旧识,这可得亲自登门拜访啊!“
“老师!“刘统勋身边的少年缠着他不停地询问:”王爷到底是因为什么事这么急的召见老师啊?“
“嘿嘿!“刘统勋没有回答少年,只是苦笑,“看吧,明天满城的那位大爷又要给我使绊子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