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不够,这是刘一凡第一想法,而且没有纯氧气助燃,气压这块如果在管道中安装风叶增压呢?不行,这回刘一凡考虑全面了,如果真这样,估计天燃气没增压上,反倒是原油会顺着管道被抽出来,毕竟不是有深井钻探法,吸气管道不过下探十几米而已,没有地壳的压力,气压肯定不足,想要深井钻,现在根本没那种技术,就一个质量好一些的耐磨钻头都不是刘一凡目前能解决的。
想来想去,暂时没想到方法的刘一凡只得放弃这想法,高温是达不到,不过普通的一千多度还是可以的,既然引气管制造了出来,就留给在此地收集原油的矿工们用吧,烧个水做个饭还是比较方便的。
失败,这次花了功夫的一条引气管没达到效果,刘一凡有些灰心,这是在岛上头一次自已想搞的东西没成功,还是现实条件限制,归根到底还是工业基础薄弱,很多东西搞不出来。
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的刘一凡不停地转着圈,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想工业前进一大步,高温提炼是必须的,不然合金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受限太多。
脑中否决了多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后,一个极端的方案出现在刘一凡脑中,既然天燃气不好收集加压,汽油好收集的,直接给汽油罐加热,汽油膨胀产生油气一样能达到高压的目地,这样也能达到高温目地。
想加热产生油气,一个结实的装油罐是必须的,以现在的工艺还是比较好实现的,地点刘一凡选在了一个远离居住区的山坳里,不然这东西要是炸了,这威力想想就酸爽。
为了产生更高的气压,刘一凡这个高压罐直接生产得很大,高三米,直径两米的一个巨大油罐,罐体好解决,有了火焊生产不是问题,主要还是阀门的问题,没有橡胶就牛筋吧,效果是一样的,只能在失效期前勤换就是了。
一周后一个巨大的油气罐被匠人们手工敲打了出来,这算是岛上生产出来的最大的一个铁制品,用了几十头牛把这个庞然大物拉到山坳后,罐中被倒入了几吨的汽油,这也仅仅满了一小半而已,封闭阀门后,刘一凡仔细地检查了泄气伐,这么危险东西,刘一凡为了安全沿顶部装了一圈高压泄气伐,没有后世的气压表,刘一凡只是简单地用重量换算,重达十几公斤的铁块被压在泄气伐孔上,至少在气压达到顶点前,这些压重物能被冲开达到泄压的作用。
加热方式,刘一凡最初想疯狂地想用明火直接加热罐体,后来理智还是占了上风,换成了外面用水蒸气加热方式,至少温度还是能保证一些,不至于温度过高直接点燃罐内汽油。
疏散了大部分匠人后,只派了一个人去烧水加热罐体,随着罐下面蒸汽盆被慢慢加热,水蒸汽沿油罐体上升慢慢熏热了油罐,这边十几米长管道一头的气压喷嘴里慢慢喷出了一股股油气,浓重的汽油味道越来越浓,随着油罐气压渐渐升高,喷嘴里出气声也由一股股哧哧地小声变成了连续的尖锐喷气声。
点火试试吧,气压不小了,一个火把伸了过去,在高压油气下,长达三尺的火舌直接从喷嘴中冒了出来,这可比之前的火焰长得多也大得多,看着由青渐渐变白的火舌,刘一凡感觉这次有可能行,从火颜色上也能看出来温度显明高得多。
上次没熔完的坩埚又被放到火舌上,果然,上次熔炼化的不明矿石,这次不过十几分钟就被炼化成一小团黑黝黝的铁水,刘一凡眉头一展,加入铁胚和木碳粉,这次合金只是简单的钨碳合金,没有别的,如果这种矿体是钨的话。
一边的工人穿着厚厚的隔热服,用一根长长的铁棒不停地搅动着坩埚里被搭配在一起的两种金属溶液,其实合金应该粉末最好,不过刘一凡根本没那条件生产出达到标准的精细粉末来,只能用最原始的混熔方式。
搅好的合金熔液被倒入旁边预备好的刀头模具中,这个技术比较成熟了,现在应用石英砂做模具比较成熟,可以烧制出各种预制模型。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