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出了点事情。”林三涨红着脸小声地叨咕着,四十多岁的汉子弄成这样,刘一凡也是很惊奇,这在一向稳定的林三身上可不多见。
“生产出现伤亡了?”安全事故,这是刘一凡第一反应,现在也算大规模开始工业生产了,加上很多安全规章不完善,出现点事故也算正常,尤其是林三这方面,与窑成年打交道,保不齐就出点一氧化碳中毒什么的。
“那倒没有,人员没什么死的,只是试验用的窑炸了两三个。”
好好的生产,窑怎么能炸呢?刘一凡疑惑了,陶制品这方面生产一直很稳定,没出现过什么事故之类的。林三犹豫半天才喃喃道,我改进了下生产工艺,把加热窑的由焦碳换成了火油和那种你说的燃气什么的,就想提高下窑内温度,窑里少进灰,结果整个窑都炸了,伤了七八个工人,倒没死,不过窑彻底炸塌了,报废了。
“火油、天燃气?”刘一凡听到这,嘴巴张得老大,还真是人才啊,敢想敢干,用这些东西烧窑,脑洞真大,自已都不敢往这方面想。
坐下细说,只要人没事,窑什么的都不算问题,回过神来的刘一凡稳住林三。林三才开始给刘一凡详细说了下改进工艺的事。
原来这段大量生产陶坛后,工艺日渐成熟稳定后,林三开始琢磨着改进下生产工艺,陶坛虽然实用,但并不好看,相比瓷器而言差得太多,而陶和瓷除了原料泥土稍有不同外,最大的区别就是温度不同,生产陶用窑所需要的温度相对低一些,按现在说法,不过九百度上下,而瓷至少一千三百度以上,这就对高温提出了要求,九百度温度用煤,焦碳很容易实现,而想生产出瓷来达到一千多度,这在古代是很不好实现的,对窑的要求很高。
不满足现状的林三在听了刘一凡空余时间给匠人们普通基本物理知识后,产生一想法,既然用煤烧制不好实现高温,而用火油混合气能达到火焊的高温,那是不是可以用火油代替煤来进行烧窑,来直接成型瓷器呢。
本来林三是想问刘一凡来着,而前段刘一凡又跑到日本海贸去了,所以也没别人问,就自已大胆实验了了,结果,结果不用想也知道,充满混合气体和杂质的窑不出意外被混合油气的密闭环境直接加热炸飞了,烧伤了几个匠人外一无所得,林三又不死心,又试验了两三次,无疑例外全部炸窑了,损失不小,没有办法,林三只得在重建新窑后向刘一凡汇报来了。
听完林三的实验过程,刘一凡真是哭笑不得,怎么说呢,应该说林三这种大胆创新值得鼓励,只是这也太大胆了,把汽油和燃气填到密闭的窑中,这简单就是一巨型温压弹,没炸死人还真是运气了,估计是窑密封不够好,不然可就热闹了,好的方面是刘一凡一直向大家普及的基本知识有了结果了,大家开始主动研究这些物理现象了。不好的就是这还真是胡来,只想着提温度了,根本不考虑别的方面。寻思了一阵后,刘一凡还是从自已身上找原因了,他教学从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授,想到哪就教到哪,从没系统地给这些匠头们上过课,出现这种情况不意外。
只是用燃气,这得多大脑洞,燃气......
嗯嗯,刘一凡刚想给林三普通下基本知识,忽然一个想法出现在他脑海中,燃气加压燃烧后可比煤,焦碳的温度高太多了,后世普通燃气加空气燃烧温度可达二千多度,如果有助燃的话,温度会更高,能达到三千多度。
想到这,坐在办公室前的刘一凡呆住了,三千多度,这多高的温度啊,有这温度什么干不了,如果能成型,马上可以解决现在加工材料热处理的问题。比如合金之类的,刘一凡开始脑洞大开起了,之前怎么没注意这些,光想着用油了,燃气这方面怎么没想着利用一下......
林三开始还注意听着,突然就发现岛主开始停住,嘴不再说了,双眼迷离,目光涣散,身体僵直,这是犯病的征兆啊。
“岛主,岛主”林三开始着急起来,大力地开始摇晃刘一凡,完了,岛主的癫疯病又犯了。
感谢几们兄弟十一期间断更的不离不弃,每日投票,叩谢了,笔者准备以后争取三千字一章,加大文字数量。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