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听到是海商,不禁松了一口气道,不是海贼就好,我们村里没几户人家,也没什么特产交易,只有些晒干咸鱼,您要是不嫌弃,老朽能做主送您些。老者看刘一凡人多势众,颤颤巍巍说道。
刘一凡有些无奈,看来这位老者有点吓着了,我们远道而来,能做些热食给我们,我们付钱。老者看刘一凡还算面善,还能付钱,就回到村里叫了几个人开始做饭,刘一凡们人多,也从船上拿出粮食和鱼干上前帮忙做饭。
大家开始忙碌起来架锅烧水做饭,老者见状也渐渐放松了心思,刘一凡也上前攀谈起来,原来这个村名为余家村,村上仅十几户渔民,以捕鱼和少量耕种为生,因为偏远也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状态。村上大部汉人,也有几户女真人破落户也落户于此,金国灭后,女真人失势,加之都是穷人,和村上汉人倒也相处自然。
饭做得差不多了,刘一凡从船上拿出一些酒,给老者倒上,喝上酒后,老汉也放松下来说起了周边情况,原来此地地广人稀,土地贫乏,粮食产出不多,没什么特产,只是靠海能捕些鱼过活。问起哪有汉人多的地方,老汉言到,太远的地方没走过,周边基本也是这个样子,倒没听过哪有人多地方,倒是一百多里外有个黑风山上,据说山上面倒有些聚众贼人,每年从村上拿些咸鱼,粮食之类,不过倒也仗义,并不多拿,给村上倒也留够吃食。所以大家相安无事,有些春天耕种时还不时下来帮忙,村上对他们并不反感。蒙古人嘛,那得更远的府路大县有,此地过于偏彼穷困,所以也无人过来收税什么的。
听到这,刘一凡也叹口气,看来想法有偏,本想从这捞些人过岛上发展生产,目前看此地本已地广人稀,想找些人看来比较困难。又和老汉问起黑风山的情况,老汉说道,黑风山有三位当家的,山上大概有百十多人,大部原为本地汉人,蒙古人打过来时,因不愿被蒙古人抓为驱口(奴隶),因此聚众躲在黑风山上,因山势陡峭,又地处彼偏,蒙古人打去时,大伙做鸟兽散,抓人太费劲,蒙古走后又聚到一起,所以后来不了了之。就形成了现在这种状态。倒是没听说过黑风山有多恶习,也只是躲避战乱的百姓而已。
刘一凡有了些兴趣,如果能招揽黑风山上众人,倒能多百八十口人,这倒是一大助力,听老者说,附近也就这有这么多人,其余各处人丁更是稀少,想招人看来不走大府县是没人了。
吃罢饭,天也近黑,老者安排了几处大茅屋供众人休息,刘一凡等人坐了几天的船,也是身心疲惫,安排了几个晚上值班换岗的人,倒头就睡下了。明天再看看能不能去黑风山吧。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