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大清摄政 > 第七章 寻名家亲访谭老板 见大烟现场说危害(两章合一)

第七章 寻名家亲访谭老板 见大烟现场说危害(两章合一)

载伯涵抬手止住了谭鑫培的话,神的严肃地说道:“谭先生,你先听我把话说完,然后您再想想是否愿意随我赴德,若是不愿意我也不强求,毕竟这是从未有过的,你有顾虑可以理解。”

“那王爷您请,小人洗耳恭听。”

“不瞒谭先生说,因为去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现在德国人都把我们看作蛮夷,我这次赴德就是为此事道歉。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扭转德国人对我们的看法,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野蛮人,而是和他们一样的文明人。”

听到这谭鑫培还是忍不住插话了:“王爷,恕小人无礼,您说的这些都是国家大事小人也不懂,这和唱戏有什么关系吗?”

“谭先生不用着急,听我细说。洋人统称戏剧和曲子叫音乐,在洋人的国家,音乐的地位很高,会不会音乐被当成了是不是文明的象征。现在洋人的国家里都流行一种叫做歌剧的戏,和咱们的京戏有些像。咱们京戏讲究‘唱’、‘念’、‘做’、‘打’,没错吧,谭先生?”说了半天,载伯涵觉得嗓子都说干了,也不管什么礼数,抄起茶杯掀开盖就“咕嘟咕嘟”几口喝干了。

谭鑫培看着载伯涵喝茶时豪迈的架势好像是看到了街头喝大碗茶的,不禁嘴角抽搐,招呼徒弟续茶,同时点点头说道:“王爷说的没错。”

喝完了茶载伯涵觉得好多了,嘴里满是茶香,看来谭鑫培准备的茶还真不错。

“我们接着说,洋人的歌剧则以‘唱’为主,‘做’为辅,没有‘念’和‘打’的部分。现在西洋各国把听歌剧看作是十分高雅的事情,尤其是受到各国达官贵人的追捧。我想以京戏的魅力,必然不输于歌剧,定能征服洋人,届时洋人看到我们又这么高雅的音乐艺术,自然就不会再把我们当作野蛮人了。至于听不懂没有关系,歌剧兴起于意大利国,虽然传到了各国,但大部分歌剧还是用意大利语唱的,这意大利语和德国人说德语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也就是德国人平日里听歌剧多半也是听不懂唱的啥。”

“这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吗?听不懂还听他干嘛?”谭鑫培再次愕然了。

“要是都说听歌剧才显得有身份有涵养,就算听不懂你会不去听?”载伯涵白了谭鑫培一句。

“这……”谭鑫培哑口无言。

“再说了,听歌剧的都是些贵族,他们从小就要学一些乐器舞蹈之类的,就算听不懂也是能欣赏曲子的。若是赴德演出,也是唱给这些贵族们听,到时说不准德国皇帝也会去听。而且洋人宣称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好的东西他们照样也会欣赏。到时一旦成功就能够享誉全球,成为世界闻名的‘戏曲大师’了,甚至是‘一代宗师’。谭先生可以考虑考虑。”

“享誉全球”、“戏曲大师”、“一代宗师”几个词听的谭鑫培心旌摇曳,最后一咬牙,说道:“王爷,什么也别说了,这趟德国,我去了!”

听到谭鑫培这样说,载伯涵不由得开心地笑了起来,说了这么多总算搞定了,不,还有一件事没搞定。

“不知道平日谭先生唱一出戏费用是多少呢?”载伯涵问道。

“回王爷,平日我师傅演出一出京钱一百吊,堂会一出二十两。”谭鑫培正心情激动,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旁边的徒弟接口说道。

这个价格可不便宜,此去会不知道要演出多少场,若是光谭鑫培一人还好说,可还得请其他人,这算下来就太贵了。于是载伯涵开口商量:“谭先生,你看,现在国家困难,洋人索要一大笔银子,怕是朝廷出不了太多银子,我今年也只能拿三成俸。太多银子我也无能为力,这样,我每月付银二十两,旅费开销全包,届时在德国戏院演出还是按每出戏一百吊,戏院门票若是有剩则各位拿分成,你看怎样?”

谭鑫培在心里算了算,说道:“王爷客气了,此等为国之事,我谭某当义不容辞,些许银子又算什么?就按王爷说的办吧。”

搞定了,今个儿咱们真高兴啊,真高兴。载伯涵高兴极了。

这时谭鑫培的一个徒弟端着一个托盘上来。

“王爷,您也来一筒?这可是上等的广土(从广东进口的印度货)。”待徒弟把托盘放下,谭鑫培向载伯涵请道。

载伯涵看着托盘中的东西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托盘里放着两套烟具!载伯涵呆呆的看着谭鑫培在他的徒弟的服侍下开始吸上了,这才反应过来。

“谭先生,我全您最好还是早点戒掉为好!”载伯涵一脸严肃的厉声说道。

“王爷,这是怎么了?咳咳!”谭鑫培吓了一跳,一口烟吸呛了。

“谭先生你可知道这东西有何害处?”

“害处?”谭鑫培被载伯涵问住了,又吸了一口才说道,“小人只知道这东西提神解压,就是费些钱财,不抽的时候提不起劲罢了。”

“谭先生有所不知,大烟这东西可不仅仅是费些钱财,不抽的时候提不起劲而已。这东西吸多了会上瘾,一但不吸就会感到不安、流泪、流汗、流鼻水、易怒、发抖、寒战、打冷颤、厌食、便秘、腹泻、身体卷曲、抽筋等症状,吸食的量会越来越大,一但吸食过量就会致人死亡。就算不死,长期吸食也会使人虚弱消瘦容易得病,损害肝和肺,易得肺癌,身上生坏疽,还会倒嗓,使人声音沙哑。最早卖给中国这东西的英国早就把这列为禁药,禁止吸食了!”载伯涵一口气说完了,然后盯着谭鑫培。

谭鑫培听完目瞪口呆,啪嗒一声手里的烟枪掉到了桌子上,唱戏凭的就是这嗓子吃饭,若是倒了嗓,那就算是完了!谭鑫培被载伯涵说的吓住了。

“咕”谭鑫培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咽了口吐沫问道:“王爷,您,您没骗小人?”

载伯涵一声叹息,自虎门销烟,烟害荼毒国人已一甲子有余,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却仍不知其害,视之以身份象征而趋之若鹜。

“我有何必要骗你?不光这些,长期吸食还会绝嗣,女性怀孕期间吸食就算不流产,生下的多半是死胎怪胎。且常吸食的都不能长寿。”

“可,可这,这么多贵人都在吃……”谭鑫培还是不太相信。

“谭先生若实不信可以找大夫问问,最好是找个洋大夫,话已至此,还请谭先生自行斟酌。最后提醒一下,这烟膏越纯毒性越大。”

劝解了一下后,载伯涵和谭鑫培约定好了便告辞了。

“搞定一个,下一个找谁呢?”载伯涵出了谭鑫培的院子掏出来一张名单看了起来。为了这事万无一失,载伯涵列了一张名单,几位名角和大厨载伯涵打算自己上门去请,这谭鑫培便是第一站。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载伯涵把能拜访的一一拜访到了,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各大戏班解散,这会儿都没事儿可干,不少人都同意了,不过还是有人拒绝,还有一部分人是南下上海唱戏去了,一时找不到人。好在载伯涵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有着足够的后备人选。

不过载伯涵之前不清楚,这回一接触才吓了一跳。整个伶界可谓是烟毒泛滥,这些戏曲演员,尤其是名伶,几乎是各个抽大烟,越是名角,抽的越是厉害。问起缘由,大多都是说提神解压。的确,传统戏剧并不像后世人们在电视综艺节目,比如春晚上看到的那样,十几二十分钟一个小片段。传统戏园里往往是一整出大戏好几个钟头,这对演员的体力精力都是一种考验,而大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一开始有些人可能真的是为了更好地表演。

不过就载伯涵来看,基本上都是有钱摆谱。据载伯涵了解伶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也就是同光年间的事儿,至于收入提高也不过十年左右,这些有了钱又有了地位的艺人急需要一种能够彰显自己身份的方式。由于上层旗人王公贵族吸食鸦片成风,与其密切交往的这些艺人就有样学样吸上了,而且吸大烟极其费钱,这正好又可以显出自己有钱。至于那些新生代的艺人,他们的师傅往往都是躺在烟床上,一边吸着烟一边教戏,耳濡目染之下也就学会了。

对于这种现象,载伯涵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虽然一一规劝了,但大多数人都态度迟疑,有的根本就不信,只有少数听得进去,载伯涵只得叹息。看来这禁毒事业任重而道远啊!

不提这些,载伯涵一番操作下来,演员、场面加乐师足足三十多人,载伯涵看着这人数不由得直呲牙,要知道这会儿使团定下来的也才就四十几人。他这一出手,人数直接就翻了一番,可这人少了也不行啊,人太少了很多戏就没法演了,但愿名单报上去不会被驳回来。

这还只是戏班,还有聘请的厨师。载伯涵找了鲁菜、淮扬菜和粤菜的大师傅,本来载伯涵还想请位川菜的师傅,要知道后世在外国最流行的中国菜其实是川菜。不过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个年代的外国人不一定能够接受得了原汁原味的川菜,后世的外国川菜很多都是改良版的,于是便吧川菜排除在外了。

除此之外载伯涵还给曲阜的衍圣公去了电报,像他借几个孔府厨子。

其实最一开始载伯涵是希望衍圣公孔令贻能够随自己赴德,可惜当代衍圣公孔令贻是一个顽固保守派,抵制洋务十分坚决,根本就不愿意出洋。没办法载伯涵只好退而求其次,才上奏请派孔氏南宗的孔庆仪。不过孔令贻对载伯涵借孔府厨师的事情倒是一口答应。

孔府菜可以说是鲁菜的代表派系,以美食美器著称。前世载伯涵去三孔旅游的时候就吃过所谓的孔府菜。不过那是载伯涵还在上学,吃不起大餐厅,就在三孔对面的一家所谓正宗孔府菜的馆子里叫了一份孔府豆腐。但端上菜来,载伯涵却大失所望,感到自己被骗了。端上来的不过是一盘用蘑菇、黑木耳、青菜炒的豆腐,酱倒是放了不少。

这次向孔府借厨师,载伯涵算是开了眼。不说别的,光是餐具就拉来了一车!哪道菜用哪个家伙事儿盛都有讲究,这下载伯涵算是满意了,一桌儒宴绝对能让那些洋人开了眼!

不过,现在嘛,还是先让这些厨师跟自己做几顿饭吃吧!

醇王府大食堂的饭实在是太难吃了,载伯涵感觉再吃下去自己恐怕要得厌食症了,这会儿名厨在侧,再吃那些“猪食”,对得起自己么?

嗯,嗯,好吃!

出行前的大半个月是载伯涵穿越之后过得最舒服的一段时间,实在是好吃。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