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后世是用来挑沙土和沤制好的农家粪肥。所以起名叫粪箕。
还有一种编织得较细致,长度稍长的撮箕,一般用来在打谷场上撮起谷子豆类等小颗粒粮食作物。
粪箕和撮箕一般是用竹制的。后世还有一种形状和撮箕一样,但却是用柳条编织的。柳条更柔软,中间间隙很小,这种一般用来扬去糠麸或清除粮食中的沙粒异物,有些地方叫簸箕,一般来说都是把圆形的叫簸箕,而有些地方簸箕叫法又分为两种,深一些的有高度的叫团箕,一般直径不会做的很大。而把另一种除收口外并无壁边的才叫簸箕,这种的直径就可以达到一米以上,一米五一米六的很常见。
粪箕是制砖修墙必不可少的工具,取土挑砖挑河沙等等都用得上。
对称的圆形竹制品比较好做,这种开口工件制作起来就比较麻烦,王天想了半天也记不起来,在后世见过的粪箕上那个像粽子一样的尖角要如何制作。是应该先从开口处编起,还是应该反过来?
王天详细的画出图形,细心和小灵讲解后,就扔给小灵不在管了。既然现在想不到,也就不用为此烦恼。车到山前必有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智慧。三个臭皮匠还胜过一个诸葛亮了。必须培养起相应的各种人才,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的。
编筐交给小灵,制陶交给黑子,建筑队给瘦头陀,打铁石匠活就交给金刚二哥,木匠、纺织、冶炼金属……
哎!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王天一时之间感到迷茫起来,在后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积垫,想要什么东西,打开淘宝直接搜就行。但现在一切从零开始,个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吃过了中午饭后,王天带着敲好的一团团的铁料,来到烧窑场。问过黑子烧窑过程中有没有异响,他是担心窑里的红砖模具破碎。
得知平安无事后,王天走到斧子模具前,上午做好的半边模具已经硬化得可以支撑上模了。
王天在模具的水平面上铺上大块的叶子,然后把风化石斧子放回凹槽内,将上午和好的又已经风干了开始变硬的泥坯,再次用石头碾碎成粉末,加水再调和成泥。
经过两次调和,泥坯已经变得非常细腻,王天把泥抓成鸡蛋大小的团状,用力的甩在风化石上,把其整个包裹起来,用力压紧后不断往上面加泥,再次堆砌成一个和下模一样的长方形。拿起竹刀把两个模具的一个角切下,这是为了让上下模完全对正所做出的标记。做好之后在模具边上烧了一堆火,让泥土加速硬化。
等到硬化差不多之后,撤掉火堆,揭开上模,拿出风化石斧头,把上下模斧背位置对面的泥士用小刀切透。然后把安装手柄位置的两头的泥土挖掉一些用来连接泥范,放入一根手柄孔直径粗细的泥棍,泥棍中心加了树枝以保证不会变形。放入后按紧压平水平面。
然后在上模处挖出对应手柄孔的凹孔,这两个凹槽孔要挖得比泥范小一点。一切确定无误后,盖上上模,下模两头凸起的泥坯被挤压进上模凹槽内,填实充满缝隙。之后把上下模对正,四周重新涂上泥巴,把上下模变成一个整体。
这样斧头的模范就做好了。这种模范只能一次性使用,等它干了之后竖起来,从斧背开口的位置可以看到横在中间的泥范,灌入铁水后,在重力作用下,铁水会充满整个模具的内空,而泥范阻挡的地方就会形成一个手柄孔。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