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南明悲歌——汉服的最后二十年 > 第六章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

第六章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

令下,有的地方官为表忠心,把期限缩短到三天,甚或一天。

如果说武力征服犹如暴风骤雨,那么“剃发令”就像晴天霹雳,令汉人惊恐万状。这惊恐瞬间化作满腔怒火,他们要发不要头,宁为发而死,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阴三日,嘉定三屠……惊天地,泣鬼神。

最悲壮的要数“江阴三日”。是年闰六月二日,江阴人举义,誓死捍卫颅上发。在阎应元、陈明遇的领导下,坚守城池八十一天,杀死清兵七万五千余人,六万七千人战死城墙上下。城破,清兵连杀整整十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死于清兵刀下者共有十七万多人,仅有五十三名老小幸免于难。“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这几句诗是对江阴死难烈士的最好悼念。

嘉定的惨烈不亚于江阴。满清委派的知县颁布剃发令后,嘉定百姓愤愤不平,拒不从命。有人征询著名乡绅侯峒曾(天启五年进士,弘光时任通政司左通政使)的意见。他毅然回答:“闻徐太史汧护发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存亡,未晚也。”他反对刘宗周、徐汧的只顾自身名节的消极抵制,主张积极地起兵抗清。

于是侯峒曾带领两个儿子侯玄演、侯玄洁,进士黄淳耀及其弟黄渊耀入城倡义反清复明。他们同当地士绅会议后,决定率领百姓上城画地而守,并城上树立白旗,上面写着“嘉定恢剿义师”。

嘉定绅民起义反清后,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嘉定城在黄淳耀的领导下,重新用土石加固了城墙,并且派了一个密使前往在苏州与松江一带活动的复明分子吴志葵那里,请求立即给予增援。八天后,盼望已久的吴志葵的援军终于赶到了。然而,这支由蔡乔率领的队伍只有三百人,且装备极差,瞬间就被李成栋的部队拦截击溃了。

侯峒曾、黄淳耀等人本来想借用城外乡兵扼阻清兵。但四乡乡兵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农民,完全没有作战经验,人数虽多,却处于一种无序无领导的状态,难以同正规清军作战。双方甫一交锋,乡兵就不战自溃,许多人被挤入河中淹死,站在嘉定城内放眼望去,满目尽是尸骸。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