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啊,总归是要去的,早一日,晚一日,又有何妨呢?况且皇上现在这样子,病缠脏腑,生不如死,若是能得一个痛快,那反倒是好事一桩,你说是不是?”
崔文升面红耳赤,额头汗出如雨,双拳紧握,埋头不敢答话。
“你说啊,是也不是?!”郑贵妃抓起崔文升的肩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
崔文升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旋即附身叩拜。
“娘娘,奴婢明白了……”
郑贵妃长舒一口气,缓缓背过身去,崔文升见状,即禀告退。
是夜,崔文升取“通利药材”大黄二钱,熬煮汤粥,次日清晨,以此粥献之于帝。帝不假多虑,一碗而尽。未几,大泄。
泰昌帝服用大黄之后,连续腹泻三十余次,一昼夜不得休息,原本“精疲力竭”的身体再度透支,面色惨白如雪,整个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很快,泰昌帝病危的消息就从寝宫传了出去,朝野内外,人心浮动。而心思最活络者,当属李选侍。
李选侍者,乃朱由校与朱由检二人的托管。朱由校生母王才人在生下他之后不久便殡天去了,朱常洛遂令李选侍照管朱由校及其异母兄弟朱由检。李选侍乃郑贵妃旧人,为人素有野心,且久得朱常洛宠怀,王才人在时便与之素有罅隙,奈何久不得子,只诞下一女,遂无力与朱由校争储。二子托付之后,李选侍更无好脸色,兄弟二人多有愤愤之语。
时值朱常洛初继位,朱由校与李选侍被一同招入乾清宫。自古以来,入乾清宫者,止皇帝、储君与皇后。以选侍身份入乾清宫,其尊过隆,不合礼制。李选侍因此耿耿于怀。现在,泰昌帝行将鹤去,若是能谋得皇后之位,借口太子尚幼,则可效仿西汉旧事,垂帘听政。故李选侍之野心,日夜以胀。
八月二十六日,太医连续调理几天之后,泰昌帝面色稍缓,病情似乎略有好转,至少能够开口说话了,于是急诏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以示托孤之意。
寝宫之中,十数人齐齐站立在门边,面色凝重地望着前方幕帐中静卧的泰昌帝,年幼的储君低着头杵在床头边,房间里弥漫着一股中药与熏香混合的怪异气味,让人混不自在。
“朕继位方月余,本想励精图治,以振朝纲,奈何,奈何……”泰昌帝咳嗽两声,胸部随着喘息声剧烈起伏。群臣见状,默然俯首。
“国事艰难,储君尚幼,汝等须好生相佐,勿得败坏天伦……”
群臣闻言,一齐跪拜,英国公令声叩首:“臣等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储君继统,顺天应人,当体恤民残,知人善任,勿使国朝崩坏、社稷破败……”
言毕,朱由校有心表示一下,却不知该尊何礼,赶紧回头望向王安,这老太监倒是经验丰富,一眼看破朱由校心中所想,立刻扯了扯他的后衣摆,朱由校心领神会,礼拜叩首,还现编了一句词唱了出来,“儿臣定不辱使命……”
台下诸臣闻言,不由得暗自撇嘴心道:这位储君殿下,肚子里恐怕没几两墨水,佐君之事,任重道远矣。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