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彭蠡之滨,一处被唤作是“粉墨轩”的戏园里,现出了这一对璧人的身影。
少年郎面如美玉,眼映桃花,孤然却不失洒脱,俊俏里又透着轩昂,在这飞雪的寒夜里给人一般春风拂面之感。
其身畔的娉婷女子,则是有着一张让人神魂颠倒,久难忘却的脸。
这般美,让人惊心,当你第一眼看到她时,直似被万剑刺穿了魂魄,让人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却又忍不住想要多迈出一步,多看上一眼。
联袂而来的二人,甫一迈入戏园着实在此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了避免影响继续扩大,此间掌柜只得将其二人安排至二楼,那本就所剩无几的雅间之中。
好在独孤益够敞亮,给的酒水钱颇丰,否则此间掌柜简直要欲哭无泪。
于此间临窗而坐,一楼大厅正中戏台上的情形便可一览无余。
及至酒菜咸备,下方高台上的好戏也开了场。
先自登台的是一个胡琴半抱的貌美妇人,及至她向着戏台下方众人敛衽环施一礼后,便优雅的走向了戏台角落里的一把酸枝木雕花太师椅。
铮琮的器乐鸣响之声渐起,清丽激越的琴音登时就充斥了此间。
琴音渐急,咿咿咿咿的籍高音吊着嗓子,步上高台的是一个形容消瘦的清颧老者,及至他亮好身段,口中的唱腔也渐自婉转了起来。
美妇优雅丰腴,其琴音悠远空寂,老者清颧消瘦,唱腔婉转柔和,两相比对之下,给一众看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并观感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良辰美景当前,更兼落雪长夜漫漫,师弟,我们不醉无归。”佘曼青仰首饮尽了杯中酒。
“世事艰难,知音难觅,好在你我还有银钱可以买醉,还有闲情逸致能够在此畅叙幽怀,煮酒听曲,为知己,为明天,师弟我……也干了此杯。”
从来不羁放纵如他,在佘曼青的带动下,亦是慷慨激昂了起来。
歌声入耳,琴音绕梁,酒过三巡后乐在其中的独孤益,其思绪随歌声而飞,享受着难得的恬淡时光。
精于此道的独孤益听出老者所唱俚曲,讲述的是“王小钓鱼”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独孤益看来倒是很接地气,彭蠡之滨以渔民居多,不论修仙还是世俗界,该故事均是流传甚广,大人、孩童俱皆耳熟能详。
该故事的主人公名唤“王小”,打小就孤苦无依的他,依靠乡邻的接济才得以活了下来。
靠海吃海,及至他能够自食其力时,便去到财主家代为织补渔网并出海捕鱼为生。
在王小十六岁那年的夏日,狂风暴雨罕见的在这个小渔村肆虐了十数日之久,望着窗外怒涛翻涌的海面,看着空空如也的米缸,王小的内心于激烈的争斗里备受着煎熬。
终于,他咬了咬牙自语道:
“尽管外间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可再不出海捕鱼来换米下锅,就要断粮了。我都这么大了,乡邻的日子过得也颇为不易,不能老是麻烦别人,今天我还是出海碰碰运气吧。”
王小在怒涛中小心的划动着一叶扁舟,艰难的撒下了一张缀满补丁的渔网。
一连数网尽皆无所收获,在小舟堪堪躲过几次迎面拍来的巨浪后,在王小已近心灰意冷时,他终于捕获了一尾火红色的大鱼。
在破旧的渔网里,在阴沉的海面上,它红的分外绚丽,分外夺目。
琴音铮铮,下方戏台上的老者籍婉转的歌声,已然将故事述说到了“王小捕到一尾大鱼时的喜悦之情”。
“人生有际遇,故事里的主人公已然寻得了他的际遇,而我的公子又在何方?”语带双关,自一旁的红泥小火炉上取下锡制酒壶,佘曼青为独孤益面前的陶土酒杯续满了温热的酒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