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队的问题,武恒还是基于自己之前考虑好的内容稍作修改,然后做出了一个军队裁减与建设规划。其中大多数观点众人都认为可兴,其他都是些小问题,稍作修改就可以了。
关于护乡民兵建设与规划,因为这是武恒最先提出,并且当时作为南城县令的他都已经在本县做了实施。护乡民兵的建设,一方面能够优化兵员素质,另一方面还能维护治安,同时也不耽误民事生产,众人对武恒这一想法都很钦佩,也比较赞赏。
军队裁员后,众人的去向,以及退役后的安排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接下来就是优化当前的军事训练。一旦军队裁减后,泰山郡可用的兵力只剩下两万五,如何利用有限的兵力守卫好泰山郡两百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泰山郡处于四战之地,东边的青州,南边的徐州,北边的冀州,还有西南方向,各地都有黄巾余孽,尤其以青州黄巾军威胁最大。要想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安稳生存,兵员不能增加的情况下,武恒只能在提高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上下功夫了。
要想拥有优秀的士兵,离不开优秀的将领,所以,重点还是得从军队干部培养做起。这自然而然的就联系到军事院校的建设上来了。与军事对应的民事问题,拥有治国之才的饱学之士不只是靠到各地去发掘,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培养。
民事问题上,因为武恒带来山神的指引,大家虽然将信将疑,不过做出些预防措施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未雨绸缪好过临阵磨刀嘛!
天灾固然难以改变,但是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减少损失,降低危害。干旱和洪涝往往对应,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头脑的武恒当然知道,应该注重水利建设,在各地适合的地方多修建水库。
水库拥有蓄水功能,一方面在干旱的时候可以利用水库的水灌溉良田;另一方面,一旦降雨量暴增的时候可以利用水库蓄水,从而减少不可控制部分的水流量,能大大缓解水涝灾害。
修建合理的水利工程利国利民,同时还要保证植被覆盖率,当然,现在这时候也没什么工厂,不是工业革命后的时代,污染几乎为零。不过,也不能过度的开发,现在泰山郡许多地方因为人口增长,众多树木被砍倒,许多荒地被开发成良田。虽然目前影响不大,但是招架不住无止境的开发啊!
武恒知道,蝗灾一般发生在植被覆盖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地区。虽然泰山郡植被覆盖率普遍高于百分之五十,但是,这是武恒第二次召唤带来的副作用,可跟现实没什么关系,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的。为防止以后有蝗灾发生,他也必须从现在开始做好预防。
蝗灾一方面靠自然,一方面靠人为,蝗灾发生前,如果能够有效的扑杀蝗卵,也会起到很大作用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药物在蝗虫还未成年的时候就将其毒死,也能做到有效的预防。
不过,现在可不是二十一世纪,拥有各种各样的农药,各种各样的喷洒设备,这是在汉代,哪来那么多有利条件去给自己利用啊?所以也只能集当下人的智慧,研制出相应的药物尽可能的做到成规模的预防控制工作。
药物的研制可离不开医生,武恒早已经派人打探当今世上最有名的名医华佗和张仲景的下落去了。华佗注重外科,张仲景注重疾病预防,这二人如果能被自己收入麾下,那将来可是会发挥出无法估量的巨大作用的。
身为军人的武恒也知道兵贵神速,再加上自己来自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东方大国军队的任务就是“保家卫国,服务人民”,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身穿统一蓝色服装的救援大军。
二十一世纪调兵遣将的速度在当今这个年代没法达到,但是也可以做进一步的提高。武恒给军队的任务要求就是“保境安民”。战时上阵杀敌,维护境内百姓安全,平时服务人民,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泰山郡的救援大军。
为了增加救援速度,泰山郡各地驻军都设有成规模的骑兵。武恒还要重新梳理修缮泰山郡内所有的主要交通要道,扩宽道路,稳固路基。使用骑兵可以在半天时间内,从泰山郡任意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骑兵肯定是作为救援的先头部队,灾情一旦发生,能在最短的时间赶到支援。
为保证境内百姓生命安全,如果明年一旦灾难不断,境内百姓将颗粒无收,到时候所有人的吃饭问题全靠武恒来解决。二百万人一年的消耗,虽然武恒现在财大气粗,但是也招架不住这么多人一年的消耗。
武恒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多的囤积粮食,同时还要加强粮仓的储存条件,防止受潮,还要防止鼠盗。
考虑到普通百姓家里的储存条件肯定不如政府的,萧合建议可以修建粮仓帮助百姓无偿储存粮食。
武恒则任务如此有些不妥,百姓可能会怀疑政府的诚意,所以要变换一下。如果百姓将存粮上交政府,政府开具证明,日后根据储存时间长短给出相应的补贴。其实,也就是现在的银行收取大家的钱财,然后根据储存时间设定对应的利息。
除了筹集本地区的粮食外,武恒还派人到今年产粮比较丰盛的徐州,幽州,以及荆州和扬州地区广泛收集粮食。为此,他还需要很大一笔资金,没办法,武恒又拿出了二十一世纪众所周知的借贷业务。只能去向那些大商贾,大世家借钱了。
就这样,众人经过三天如火如荼激烈的讨论,终于确定了泰山郡未来的发展计划。而这时候的泰山郡百姓们还都洋溢在即将丰收的喜悦中。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