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满朝官员都得了天家的赏赐,大家千恩万谢,准备过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宋朝人纷纷在这一天祭祖,告知祖先,要过年了。
赵毅一家人在汴京城,自然不能回老家去参加今年的祭祖大典,但是却并不妨碍赵天水置了祖宗牌位,在家里祭拜。
上午祭拜过了祖宗,下午赵毅出了城。
汴京城外,范仲淹一家正在往舟船之上装行李,他们一家要去苏州。
因为“伏阁请对”之事(范仲淹领人静坐宫门事件),范仲淹被贬为睦州知州,还未及上任,又迁为苏州知州,他这是要带着全家去赴任。
赵毅自然是要来送他的,同来相送的还有龙图阁大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河阳签判富弼,翰林院编修欧阳修,包拯,梅尧臣等人。
“先生,旭之观您不出经年,必返汴京,此去当保重身体,朝廷还需您效力。”
“旭之,皇后娘娘之事,就交给你了,定要办好。”
“旭之醒的”
“文正兄且宽心,朝中有我等在呢。”
“有诸公在朝,我自然放心,多谢诸位前来相送范某。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诸位,请回吧,保重!”
众人齐抱拳说道:“范兄保重!”
“诸位同僚保重”
……
赵毅有些惆怅,送走了范仲淹,他央央的回到了家,兴致不高。
吃过晚饭,连每天半个时辰的例行练字也没有,便要回房睡觉。
正准备起身回屋,却听门子禀报:李青来了!
这李青正是赵毅小时候打工的第一个老板,是他让赵毅得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李青也一直如兄长一般,处处帮衬着赵毅。
虽然赵毅去杭州求学后,两人就再没见过面,但李青可是一直在帮赵毅照看着他们一家。
而且,李青每月都会把李家所有酒楼的三成红利,准时送到赵家。
后来,赵家做陶瓷生意,赵毅又在外地求学,所有的门店,上下打点,人际关系,都是李青在帮着跑。
一开始是因为赵毅教了李青炒菜,所以李青给赵家干股。后来,两家慢慢的成了共生的关系。
所有赵家的门店,不远处必有一个李青家的酒楼。
因为赵家的陶瓷店铺,都是李青帮忙找的。为了方便照应,李青就在自家酒楼边上帮赵家找铺子。
慢慢的赵家的生意在做大,李青的酒楼也是越开越多。从浮梁县到杭州,又从杭州到汴京城,赵家的铺子和李家的酒楼,一起开遍了大江南北。
赵家因为做的是陶瓷生意,所以要有自己的商队,这在无形中,就给李家的生意提供了许多便利。
而李家则是养了一帮江湖好汉,不管酒楼开到哪儿,总能保酒楼和赵家陶瓷铺子的平安。
夏天的时候,赵家一家人因为赵毅的婚事而来了京城。生意上的事则都交给了六郎拴子。
婉儿的弟弟从小在赵家长大,现在也能帮着拴子跑生意上的事,再加上各地铺子都有李青酒楼的帮忙照应,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听闻李青来了,赵毅顿时就来了兴致,这是多年未见的故人呀!
“李兄来了?快请他进来,算了,还是我是迎他一下吧!”
赵毅急出了客厅,去大门前接李青。赵天水也急忙跟了出去,这几年,赵家生意上多蒙他照料,所以赵天水和李青也很熟。
出了大门,看竟真是李青,几年未见,李青还是那样的精神。
“啊,李兄,快里面请,来到我这里,怎么不进去,反倒还客气起来了?”
“啊,赵,赵大人,草民,草民冒昧来访,还望恕罪”
李青说着就躬下了身,给赵毅行礼,用的是民见官的礼。
赵毅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李青是自己小时候的朋友,所谓贫贱之交不可忘,现在自己中了状元,李青却和自己生疏了。
旋即,赵毅就想明白了。自己现在入朝当了官,又和李青多年未联系,他现在有些怕自己,也是情有可原啊。
急忙把他请到客厅,又命厨下重新摆上酒席,为他接风洗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毅问李青,说道: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