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木矛,用于在湖中戳鱼,虽然与石头相比有些脆弱,但你不可否认,它能轻易的刺入你的身体,甚至慢慢刺透。
.......
秦溪的流量很大......是的,甚至能与大家认知中的一条“河”相比。
不过不是黄河这种规模,而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每个乡里都有的几条小河。
所以它的源头湖泊,就叫鱼湖吧,虽是城市公园人造湖泊的大小,里面的鱼种类和数量却不是前者能比的。
即使是木舟加木矛这种配置,三十几个人也能在鱼湖浅水区也能打到供整个部落消耗的鱼肉。
原本,这个部落应该是一个正常的部落,就像是大家想的一样,人们白天打鱼,晚上歇息,顺便联络下感情,直到老死,病死......
过个几代就能繁衍到整个湖边,成为一个千人的部落,成为这座岛屿上的一大族群。
不过遇到了猪头人这种开了挂的生物,人口在不断被消耗,甚至与新生人口持平。
才用简陋的石制武器与木矛勉强守住鱼湖滩边一块区域用于每日出行打鱼。
鱼湖这块的树大多数都是一些百年大树,那种能轻轻松松长到十几米的树。
这个部落,就叫鱼部落吧。
鱼部落的人们在高达十几米的大树上,在一些有着几根粗壮树枝交叉的地方用细树枝在上面互相穿插,类似于编竹篮,形成一个底座,再在这些细树枝缝隙之间插入一些不大不小的树枝用来当支柱。
再在这些支柱顶层盖上一层由一层的树叶,几根支柱之间也穿插着树枝形成木墙用来隔绝大部分太阳光,到了此步一座树屋就差不多完成。
对,这个地方位于热带,偏赤道,空气潮湿,太阳毒烈。只有冬季才是一年四季里最宜生活的季节,所以树屋用这种方式建造。
大树与大树之间也用这种类似的方法寻树枝密集处做底座,在慢慢寻找下方树枝密集处做更底座,两座之间用木头成排铺供人通过便是桥。
随着一座又一座桥,直至树底,到达部落里开扩的一块湖边区域,这里的岸上有许多木舟,还有一些没完成的木舟放在此处。
.......
鱼部落除了这些木舟也有许多树屋,不下三十个,不过至今已不在增加,部落的人口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慢慢减少,出生率每年都在降低,还诞生了许多畸形婴儿。
已经有许多木屋是空着,没人居住。
随着上四代首领的突然死去,最后一个认识这些字的人也没了,部落传承从此中断。
没有了文字记述,只能口口相传,交流开始变得困难,逐渐向野人转变。
一棵与周围相比并不显得出众的大树上,延伸了许多树枝,在其中一处建立了一座树屋。
底座很大,所以在树屋外还有一个小一号的木屋,里面堆积着许多木头,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
不过它们正在慢慢腐烂,这个小一号的树屋堆满了厚厚一层灰,看起来已经许久没有人来翻动这些东西。
在其不远处,一堆火被升起,用细木枝叉着几条鱼。
断章在此.......来谈谈道心吧。
比奇屋 www.biqi5.com